木荷为耐阴性树种,幼苗更要防止阳光直射,因此,在播种后做好遮阴工作。可在幼芽出土前在苗床上架好阴棚,保持透光率在25%~40%为宜。另外,还需要在苗床上设塑料薄膜拱棚,让种子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生长,既可保温保湿,防止冻害发生,又可提高种子的萌芽率。待幼苗长出3片~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和移栽。间苗遵循“去弱留强、去劣留优、间密留稀”的原则,使苗床上幼苗分布均匀。可将间除的苗木移栽到别的地方继续培养。除此之外,在幼苗生长期还要搞好抗旱、排涝、施肥、防病、松土、除草等工作。
木荷树的树冠很高大,叶子很浓密,将木荷花成片种植在树林中有阻断大火的作用,其效果相当于防火墙,它的种子很轻薄,繁殖速度很快,很适合作为防护林种植。木荷树适应力很强,平时还可以将它作为观赏林种植。
木荷树是喜光的树种,它的幼树较耐阴,但成年树不具备耐阴的特性,因此平时好将木荷树种植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中。木荷树对土壤的适应力很强,不挑土壤,但它适宜在疏松、肥沃、疏松、湿润、深厚的沙壤土中生长。
木荷是一种在南方常见的树种,它属于山茶科,高可以长到25米的高大乔木。木荷不但是一种良好的木材,还是一种公认的抗火,难燃的树种,木荷的体内含水量很高,叶片的含水量甚至达到了45%,含油量却很低,因而在森林大火中,它不会被火灾烧毁。因而在南方的许多山林里,都用木荷来建造天然的防火林带,它们曾在一些森林火灾当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木荷是茶科荷树属常绿乔木 ,又称荷树 ,分布在中国的南部、东南部和中部,垂直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木荷树高30米,叶革质互生,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花为白色,两性,单腋生或顶生成短的总状花序。蒴果木质,扁球形。种子扁平,肾形,边缘有翅。
喜光,幼年稍耐庇荫。适应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2℃。对土壤适应性较强,酸性土如红壤、红黄壤、黄壤上均可生长,但以在肥厚、湿润、疏松的沙壤土生长良好。
一年生苗高30~50厘米即可出圃造林。造林地宜选土壤比较深厚的山坡中部以下地带。木荷易天然下种更新。萌芽力强,也可萌芽更新
木荷树种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宜性较强,经过对比分析,岗脊上栽木荷树,木荷树生长良好,三年生苗高能达1.3m,基本能形成林带,管理较方便,投入相对较低,为4035元/hm2。但木荷树主要用于林火阻隔,其他经济效益与茶叶林带相比低下,只有待到木荷树成林后,可部分采伐木材,没有中间收益,其适宜于高山、远山、交通管理不便之处,与生土带隔离相比,一次投入长期收益,其经济效益远大于“黑色防火”(黑色防火是指为减少森林可燃物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人为在林内计划烧除可燃物,形成黑色防火带),木荷树成林后,能有效地隔离树冠火。
杉荷混交林小径木达到30%,杉木自然整枝高度达1/3,郁闭度达0.8以上时,即可进行第1次间伐,间伐强度为株数的25%-40%,间隔期4-6年,间伐后郁闭度不得低于0.6。木荷树一般在12-15年左右后1次间伐定株,保留750-900株/hm2。采用下层抚育法,结合小径材利用,定期伐除死枯木、被压木、病虫木、断梢木、弯曲木、双叉木。按照“去小留大、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种间协调”的原则,确定间伐对象。
木荷树速生期较早,为尽快发挥防火效能,造林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前3年每年锄草松土2次,此后视林带生长情况,每年抚育1~2次直至郁闭。防火林带立地条件往往较差,林带郁闭前好翻土抚育1次,林带郁闭后,每年或隔年抚育1次,以清除林下凋落物等危险可燃物。
木荷树对土地条件要求稍放宽,可选择ⅱ级地。木荷树与油茶混交造林,木荷树与马尾松树种混交造林,木荷树与杉木混交造林时,如果均选择条件较好的土地,则混交林生长更快。杉木木荷树混交可同时造林,马尾松木荷树混交可先栽植马尾松,待长2-3年后土地环境得到改善时,再套种木荷树,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近年来,部分地区误把木荷树当作荒山火烧迹地造林树种,成片种植在土壤非常贫瘠的山顶、山坡上部,由于没有适地适树,造成相当一部分人工林生长不良。木荷树为深根性树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各种酸性土壤中均有木荷树生长。在土层深厚疏松、ph值为4.5-6.0之间、腐殖质含量丰富的山地生长好。在人为破坏严重的次生林,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较瘠薄,木荷树生长较差;在火烧迹地以纯林方式种植的木荷树生长不如木荷树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