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病虫害防冶
山杜英小苗期间病害基本无发生,发现的虫害主要有铜绿金龟子、大蟋蟀成虫、蚜虫以及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若有铜绿金龟子危害,可振落捕杀,或用5%氯氰菊酯稀释1500~2000倍液均匀喷杀。若有大蟋蟀成虫危害,在苗圃地里投毒饵诱杀。若有蚜虫危害,可用5%氯氰菊酯稀释1500~2000倍液均匀喷杀,在蚜虫发生初期喷药效果好。若有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危害,用肤喃丹均匀撒施于苗床。青钱柳
苗木出圃
山杜英播种后,经过半年的培育,营养袋小苗达到Ⅰ级苗(高度大于35cm,地径大于0.50 cm,有5条以上分枝)、Ⅱ级苗(高度在25~35cm之间,地径在0.40~0.50cm之间,有3~5条分枝)的要求,并且营养袋小苗的营养土要粘实完整,苗木生长健壮、叶有光泽、无病虫害。可移植出圃培育大苗或造林。苗木运输时要遮荫保湿,用筐分装,每筐50株,装车不超2层。没有及时出圃的营养袋小苗,要搭建荫棚进行移袋炼苗。
播种管理、苗床管理
春播应在3—4月进行。播种方式采用撒播,用手均匀撒施,种子不能重叠。播种后筛火烧土覆盖,覆土宜薄,直到看不见种子为好。然后用稻草覆盖畦面,后用莲花桶均匀浇足水。秋冬播种子可随采随播,不进行催芽处理。播种后,晴天每天早晚用莲花桶均匀浇水各1次,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不积水。阴天观察土壤情况而决定是否浇水。播种后15d左右,当20%以上的种子子叶出后,要及时揭去覆盖的稻草,再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200)倍溶液均匀喷雾1次,隔15d再喷雾1次。
山杜英从播种到子叶出土需要经历1个月左右的时间,种子子叶出土后,要早间苗,确保小苗移植的成活率。第1次间苗要在苗高4~5cm时进行,去掉弱苗保存强苗。山杜英种子子叶出土后,晴天每天早晚用莲花桶均匀浇水各1次,阴天观察土壤情况而决定是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天发现有积水,要及时排除。苗床期间有杂草要及时清除;有病虫害要及时防治。
小苗移植管理
播种后,要整地配制营养土进行装袋。营养袋规格10cm×15cm,营养土采用70%黄泥心土或园土、15%河沙、15%火烧土均匀混合。营养袋装满营养土,排列在整好的畦面,每畦:行放10~12袋,列放100袋。当75%以上的幼苗出土后,开始把幼苗移入营养袋,再用透光荫网搭建荫棚遮荫。晴天每天用莲花桶浇水1次。保持营养袋土壤湿润不积水。移植成活后施0.5%复合肥水,每月1次。小苗上袋成活15d后拆除荫棚,并及时清除杂草。
杜英种子消毒处理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放至果肉软化、充分成熟后,置清水中浸泡,搓洗外果肉,捞出种核,阴干后湿沙低温层积至翌年春播。种子切忌暴晒,也不宜长期脱水干藏,及时进行低温层积处理,层积处理池要设置在背阴且湿润的地方,上盖草帘防干,并经常洒水保持一定湿度,避免温度过高而提早发芽。进行湿沙层积催芽,可分批选出已萌动种子播种,发芽整齐,便于管理。播种前用70的热水浸种至自然冷却,再用冷水浸种6~7d,或用鲜尿浸种2~4d。
山杜英又可以称为杜英、羊屎树、胆八树、杜莺,杜英属小乔木,注意分布在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贵州、四川及云南等地,树木可达 10m高,4 ~ 5 月开花,8 ~10 月结果,可作为一种速生常绿阔叶商品用材树种。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山杜英作用、生长特性、扦插技术、移栽苗木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山杜英作用 山杜英不仅适合在家庭院落中种植,而且还可以在城镇绿化中进行引入,或者在国家深林公园绿化中进行种植。另一方面,该树种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因此其非常适合种植在工厂矿区,不仅不会影响山杜英的生长,而且还可以对周围环境、空气进行净化,进而达到绿化、美观的效果。
移栽苗木的注意事项 插穗后山杜英开始生根时,要实行晚盖早揭,其温度和空气,在8月下旬揭去遮阳网,9月高温天气过去后揭开地膜,炼苗10天后将大棚拆除掉,苗木就可以进行全天的光照,炼苗半月左右即可移栽。移栽时要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栽后浇透水,之后每隔7天浇一次水,浇水前要及时除草,以减小杂草与幼苗争肥、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