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槭(学名:Acer pictum subsp. mono (Maxim.) H. Ohashi)是槭树科、槭属落叶乔木。树皮粗糙,常纵裂,灰色,稀深灰色或灰褐色。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绿色或紫绿色,多年生枝灰色或淡灰色。叶纸质,基部截形或近于心脏形,叶片的外貌近于椭圆形;裂片卵形,先端锐尖或尾状锐尖,全缘;主脉5条,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微凸起,侧脉在两面均不显著;叶柄细瘦,无毛。
花多数,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多数常成无毛的顶生圆锥状伞房花序;萼片5,黄绿色,长圆形;花瓣5,淡白色,椭圆形或椭圆倒卵形;雄蕊8,无毛,比花瓣短,花药黄色,椭圆形;子房无毛或近于无毛,在雄花中不发育,花柱无毛,很短,柱头2裂,反卷;花梗细瘦,无毛。翅果嫩时紫绿色,成熟时淡黄色;小坚果压扁状。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云南等省(自治区);各地公园有栽培。生长于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或山谷疏林中。
种子采集和贮藏。五角槭成熟时果皮黄褐色。成熟后较长时间不脱落。结实间隔期为1年。可用手摘果或剪下果枝。种子调制也很简单,采后晾晒3-4天,除去果枝和秕粒等,搓去果翅或带翅贮藏。带果翅的出种率可达50%。翌春播种,应混沙埋藏越冬。切忌干藏。1千克种子5200粒左右,发芽率为70%。 [
栽植要求:五角槭在园林绿化中常用作行道树栽植或作为风景林进行栽植,风景林栽植与造林栽植的方法相同,作行道树时株距要加大到4-5米。作行道树时栽植的都是大苗,所以树穴规格也要相应增大,一般穴径和深度都不少于80厘米为宜,挖土时要将表土、心土分别放置,栽好后也要按顺序回填,对于薄土层、粘质土、砂砾土或垃圾地段,要换土栽植。由于绿化用苗多为大苗,所以栽植时要结合干高要求进行截冠处理,截冠时剪口要平,同时要对伤口进行保护性处理,涂刷石蜡及其他保护剂。
发生规律: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华北和东北地区1年发生1代,河南和长江下游地区发生2代。6-9月是褐边绿刺蛾幼虫为害期,初龄幼虫聚集在五角槭叶背嘴食叶肉,仅留下表皮,造成网状透明斑块,中龄以后会取食叶片,形成缺刻或孔洞,老熟幼虫会将全叶食尽,甚至会取食嫩梢或嫩枝等部位,减少植株的光合作用,增加水分蒸腾,影响树木生长,为害严重可导致树木死亡,甚至会造成大面积受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