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桐栽后5天至7天浇水。法桐成活后,无须经常灌水,一般在土壤化冻后发芽前浇遍水。5月份,如天气干旱,可浇第二遍水,以利于法桐的生长发育。雨季,可视天气情况浇水。法桐耐旱怕涝,阴雨天时要注意排涝。因为法桐的根部呼吸量大,要防止根系因土壤中水分过多缺少氧气造成根系腐烂死亡。施肥在春秋两季,在树冠外围,用环状施肥法或打洞的方法,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施后浇水。
法桐无需特殊修剪,移栽前可进行定干修剪,同时将过密枝、病虫枝、伤残枝及枯死枝剪除。在其生长过程中,因生长缓慢,一般不修剪。在养护过程中需及时中耕锄草,减少杂草,有利于树木生长,同时改善土壤的通气条件,促进根系生长,萌发新根。法桐病虫害很少,夏季高温干旱的年份,当年生苗或新移栽的苗,茎基部易灼伤而使病菌侵入,雨后易发生腐烂病。夏季可设遮阴棚或用波尔多液防治。害虫主要是蛴螬。法桐栽培简单,管理粗放,是优良的绿化树种。
什么月份适合移栽种植法桐?
法桐的环境适应性很好,并且对土壤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要求,可以在干旱地区栽植,小规格法桐不适合在寒冷地区栽植,但是10公分以上法桐树抗寒能力比较强,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移栽种植,但不同的是,在不同的时间,移栽法桐其成活率也是不一样的。10月份为深秋季节,法桐在这个季节的树叶也落的差不多了,进入了休眠期水分流失大大减少了,综合考虑10月份移栽种植法桐是可以的。
对于大部分地区来说不仅气温下降,而且降水量也下降不少,特别是北方地区会出现干旱的自然灾害,平均降水量才二十七八毫升左右。还有的地方会遭受雨雪的攻击,以及强低压气流的影响,让植物更加不能适应寒冷的气候。但对于法桐来说,它的抗低温能力,除非温度长时间低于零下28度以下,它才会因为受不了严寒而死,但对于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在10月份的温度0摄氏度。法桐不光耐寒并且抗逆能力也非常出色,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法桐树工程移栽过程中,如果您感觉太过单调,可以与金叶复叶槭、垂柳、香花槐、金叶榆这几个品种搭配栽植,效果会更佳,这里是对园林设计师所建议的。法桐树叶片为绿色,可以与金叶榆搭配栽植,一高一低,一金一绿,效果真的很棒。
在城市绿化景观建设中,近年来各地普遍重视联系本地区实际,法桐植物品种的选择和配置。市树、市花是树种。在此基础但。法桐根据本地区规划的骨干树种的要求、以人为本的街卡理念和植物多样性布局原则,确定中、下层的法桐品种。
法桐嫁接繁殖可保持植物的优良特性,提高观赏价值,增加抗性和适应性,提早开花结果。对于衰老树木可利用强壮砧木的优势通过桥接、寄根接等方法,促进生长,恢复树势。树冠出现偏冠、中空,可通过法桐嫁接调整枝条的发展方向,使树冠丰满、树形美观。品种不良的植物可用法桐嫁接更换品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可用法桐嫁接改变植株的雌雄。法桐嫁接还可使一树多种、多头、多花,提高其观赏价值。
法桐抗定性较强,能忍受-30℃以下低温,但嫩枝抗霜性饺差。在气候温和丽又湿润的条件下,在酸性至微破性的棕色森林土或褐棕土上生长很好。法桐系浅根性树种,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约有3/4以上报系集中分布于表层。在进行强度采伐后,容易发生风例现象。结实年龄一般为30一40年,60一120年为结果盛期,大致每4-5年出现一次种于年。 般9-10灼球果成熟,种子借风力传播的距离约为母树树高的2-3倍。
法桐幼苗管理:出土后的幼苗比较弱,喷洒1000倍液的多菌灵1-2次预防立枯病,6-8月及时进行除草、松土、浇水等田间管理,保持床面无杂草、疏松、湿润,以利于幼苗生长。
换床:播种后第三年换床移栽。移栽前床面浇透水,选无病虫害的壮苗,施足基肥,按株行距30厘米×40厘米移栽。第五年苗木出固定植,可作法桐绿化、药用林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