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冈栎 9 ~ 10 月份种子逐步开始成熟,入冬后种子即可完全成熟,种皮由青转褐色时即可采集。种子采集时可捡拾自然脱落的种子,也可以用竹竿轻打结实树枝使种子脱落。种子采集后用水选的方法,去除空粒、坏粒或不成熟的种子,水选后放在室内阴凉处晾干,避免暴晒造成种子脱水或种壳开裂。
青冈栎一般采用实生苗培育技术,在春初或随采随播的方法进行。
苗圃选择在土壤疏松、深厚的稻田,可以选择平缓山坡下部土壤疏松、深厚的地段,土壤耙细耙平,冬播或秋播均可,以沟状条播为宜,行距 15cm , 沟播时 40 粒 /m ,播种后覆土或覆盖细河沙 2cm , 再覆盖一层稻草保湿。翌年入春后开始出苗,出苗三分之一时即可揭除稻草,注意遮阴和喷水,防止幼苗遭受日灼失水,幼苗出齐后适当间苗,保留 140 株 /m2 。幼苗初期生长较慢,以主根生长为主, 8~10 月份高生长迅速,且须根发育较快, 11 月开始形成冬芽,高生长逐渐停止。
青冈栎幼林较耐阴,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苛刻,在花岗岩、板页岩、砂砾岩、石灰岩、红色粘土类及河湖冲积物发育的红壤、山地红壤、潮土上生长良好,土质以沙土、沙壤土、轻壤土佳,土壤适宜 pH 值为 5~6 ,但避免选择过于贫瘠的山脊、山顶造林,以免造成生长不良,影响造林效果。青冈栎对坡向和坡度没有严格的要求,在土层和腐殖质层厚度 在中等以上的中坡、下坡、谷地和平地生长良好。
青冈栎小苗造林前,要进行林地的清理,特别是针对荒地、皆伐作业等类似之地,先将林地内的树枝、落叶、杂草、灌木等进行清理,并集中粉碎或选择无风的天气进行焚烧,在清理的过程中注意对原有幼树和幼苗的保护;对于低质低效林改造、森林恢复或更新的林分,只需要对 栽植树周围进行杂草、杂灌的清理,以及及时清除影响其生长的林木或粗大的侧枝。
青冈栎 2 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越冬芽开始萌发,因此,造林季节要适当提前,从每年的 11 月底到翌年 2 月初为适宜,雨水节气之后造林的成活率明显降低。
由于青冈栎幼苗初期生长缓慢,顶芽优势不明显,适当密植不仅能抑制侧枝生长,减少与主干的竞争,同时也能降低幼苗灼伤死亡率,青冈栎纯林的造林初始密度一般控制在 70 ~ 100 株 /667m2(2m × 3m 或 3m × 3m) 。
造林方法一般多采用实生苗造林,造林前应进行修剪枝叶,减去 2/3 以上的枝叶和过长的根系,并剪掉离地面 30 cm 以下的侧枝。选择在阴天或小雨天随起苗随栽植,根部蘸泥浆或用 GGR 蘸根,深栽踏实,并烧水即可。第二种方法为直播造林,在土壤疏松的山地,每穴播 5 粒种子,覆土 3~5cm ,冬播时覆土适当厚些。青冈栎造林方式也可以采用截干造林,对于粗壮的苗木可以采取截干造林方式,截干部位离苗根部 10cm 为宜,截干造林苗木萌条健壮,生长快,抗逆性强,但幼弱苗木不可采用截干造林方式。
青冈栎生长较快,因此应加大抚育的强度,在栽植的前 5 年,每年进行抚育,头 3 年每年松土除草 2 次,分别在 5 月和 9 月份各一次,第 4 、 5 年每年一次,在 9 月份进行。
青冈栎萌生能力强且一年多次抽梢,容易形成多个顶梢,影响主干的生长,对于以用材为主的林分,要在造林的头几年注意抹芽和去除次顶梢的工作,确保主梢的生长,促进青冈栎主干生长。抹芽时将树干高 2/3 处以下的芽全部抹除。青冈栎自然整枝能力差,幼林郁闭 后要适当修剪侧枝,修枝主要减去青冈栎发达的侧枝,改善林内透光环境,促进主干生长。修枝应及早进行,否则伤口不易愈合,影响干材质量,在侧枝基径 1~2 cm 时修枝的愈合效果佳,修枝强度以修去树高 2/3 以下的枝条好,修枝的季节宜在冬末春初。
由于青冈栎生长较快,幼林抚育应注意施肥,一般造林的头 5 年,每年于春季展叶前每株穴施复合肥 0.25~0.5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