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椎在我国已有千年的生长历史。早可追溯到汉代,起初是作为供奉树种被进贡给皇宫,从而进入中原内地,进而开始在民间相传,主要种植分布在河南安徽一带。但是,由于红椎树种喜好高温高热量的种植环境,因此在内陆地区的红椎树种大都是矮小的树种,无法像热带地区的大面积红椎树林一样生长,仅仅作为观赏性树种。
红椎混交造林技术是指将红椎苗木与其他苗木杂混在一起造林,这样可以构建一种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混交林体系,混交林的造林方式也是当前人工造林发展的方向。就红椎木而言,可与杉树、马尾松、油杉等针叶树种混交,也可与火力楠、山杜英、格木等阔叶树种混交在一起,但混交方式应当视各地具体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特征、地形地势而定,以促使不同树种之间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和谐关系。
红椎主要分布于华南的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为常绿乔木,属阔叶树种,树皮颜色呈灰褐色,主干粗壮通直,高度也相当可观,果实为卵形坚果,含有较为丰富的淀粉,可用于饲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