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菊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瘦果不发育。花期9-11。
菊花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也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菊目菊科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菊花在中国具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菊花不仅种类多、花色多,还具有很高的价值,可以作为观赏植物,也可以制作成菊花茶供认品尝。菊花的别名有很多,金英、黄华、秋菊、陶菊都是它的别称。
菊花苗小苗定植后如何缓苗: 只要不是太阳暴晒的天气,可以直接放在户外。如果太阳非常大,建议放到稍微阴凉通风的地方,也就是没有太阳光直射的地方,不是阴冷的地方,放置3天左右,小苗基本上就能适应周围的环境了。如果有人买的小苗,与卖家的地域差特别远,那么,建议这个缓苗时间适当延长一些,3天到一个星期,这样给小苗一个充分适应本地气候的一个缓冲期,然后再拿出去正常养护,小苗 的成活率就相当高了。 地域问题其实是个会被很多人忽略的问题。比如南方的花苗,平时生长的温度在25度以上,买到北方后,温度在5度以内,短期内剧烈的温度差,会给小苗带来伤害的,但是这种伤害不一定在苗上能看出来,需要通过缓苗让小苗适应本地气候。
菊花原产于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种。 [21] [23-24]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喜阳光,忌荫蔽,怕涝。
菊花品种具有多样性,分类工作者们探讨菊花的原祖。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祖,或认为它的原祖是小红菊,或者开出一系列的可能的原祖名单。中国科学工作者有的还进行过属间杂交实验,在探讨菊花真源方面做了一些推测性和实验性工作。无论推测和实验,都是试图把菊花的来源落实于该属的某一个或某两个种上,并且试图指出,在这些浩瀚的品种中,哪一个品种为原始,即是说,想找出原始的菊花品种。
菊花的来源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菊花是异花受粉植物。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运用种间,甚至属间杂交的办法,来获取菊花的新性状,并通过返交、互交等有性过程来获得新性状的分离。这样如此返复的遗传重组合和性状的分离,新性状就越来越多。在这个过程中,有意识的人工杂交和随机的自然选择都可以同时出现或交替发生。但是,去劣择优的人工选择过程,却永远起着主导作用。菊花染色体极其有限。仅记录到菊花是6倍体,2n=54。菊花新品种产生的另一个可能的途径是体细胞的突变(芽变),用固定芽变的办法来获得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