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闽楠的异地保护现今仅在湖南沅陵、江西祟义和福建三明营造有人工林,中省仅在一些科研、教学单位作了一些栽培引种工作。一般采用种子育苗方法繁殖。采种优良母树应在20年以上。由于种子失水后寿命很短,采回果实后应立即洗净阴干,湿沙贮藏或随采随播,忌堆积曝晒。幼苗出土后要适当遮荫。由于其生长较慢,宜于密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可选用一年生苗切干造林;可先在离地5-10厘米处切茎,保持完整根系,种植时切面应与地面平。萌后留苗一株进行抚育。为增大造林成活率,造林应选在阴天为佳。
闽楠幼年阶段,一年形成3次顶芽,抽3次新梢,即冬芽一春梢一夏梢、秋芽一秋梢。冬芽一般在9月底10月初形成,翌年2月下旬抽春梢、春梢生长缓慢,夏梢和秋梢生长快,6月中旬前后夏梢生长快,20天内可生长30-40cm,为全年高生长的高峰期,8-9月间抽秋梢,出现高生长的第2个高峰,两个高峰期生长量占全年高生长的70%以上。胸径生长期主要在5-11月,以6-9月为快,占全年生长量的70%-90%。
闽楠分布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所在气候温暖湿润,春季多雨,年平均湿17-21℃,1月平均温5-11℃,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为耐阴性树种,根系深,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生长良好。闽楠在天然林中初期生长缓慢,60-70年生以后达生长旺盛期,在不过分荫蔽的林分中,幼苗功树常可见到,天然更新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