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温暖湿润气候,在深厚、肥沃、湿润、酸性土上生长良好。稍耐阴,不耐水湿,在积水地带生长不良。种子发芽率很低,但萌芽力强。北美鹅掌楸 L.tulipifera 乔木,高达60m胸径3.5m;树皮深纵裂。小枝褐色或紫褐色,常具白粉。叶马褂状,长7-10cm,近基部具2-侧裂片,上部2浅裂,幼叶下面被白色细毛,后脱落无毛;叶柄长5-10cm。
落叶乔木,高可达40m,胸径1m以上,树干和枝皮呈紫褐色,表现为美国鹅掌楸的性状,叶形与中国马褂木相似。树形美观,树冠椭圆形,叶形似马褂。叶色由亲本的淡绿色变成深绿色,单叶面积增大1-1.5倍。发叶早,落叶迟,枝繁叶茂。花色呈现从浅金黄色到深金黄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杂交马褂木还具有花朵大、数量多、开花早、花期长等优点。
产于长江流域以南及浙江、安徽南部,华北中部以南能露地越冬。鄢陵县陈店、大马、柏梁等乡镇有栽培生产。以播种繁殖为主。10月采收种子,晒后干藏,翌春3月下旬进行高床条播。种子发芽率低,一般只有10%左右,播种量10kg/亩左右。幼苗出土后适当遮阴,及时松土锄草。苗高60-80cm,即可定植,如用作行道树则需培育2-3年生大苗。也可扦插或嫁接繁殖。扦插繁殖有硬枝和软枝扦插两种。在3月上中旬进行,以1-2年生粗壮枝条作插穗,长15cm左右,每穗应有2-3个芽,插入土中3/4,成活率可达80%。在6-9月取嫩枝采用全光喷雾法扦插,成活率可达30%—70%。
花单生枝顶,花被片9枚,外轮3片萼状,绿色,内二轮花瓣状黄绿色,基部有黄色条纹,形似郁金香。因此,它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Tulip Tree”,译成中文就是“中国的郁金香树”。它生长快,耐旱,对病虫害抗性。花大而美丽,秋季叶色金黄,似一个个黄马褂,是珍贵的行道树和庭园观赏树种,栽种后能很快成荫,它也是建筑及制作家具的上好木材。主要生长在长江流域以南。主治痹痛,风寒咳嗽等疾病。乔木,高达40米,胸径1米以上,小枝灰色或灰褐色。叶马褂状,长4-12(18)厘米,近基部每边具1侧裂片,先端具2浅裂,下面苍白色,叶柄长4-8(-16)厘米。
选择20~30年生的健壮、成群状分布的母树,10月聚合果呈褐色时采收,不采单株、孤立木的种子。采回的种子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摊放1周左右,再放在户外摊晒2~3d,待翅状小坚果自动分离后进行净种处理,可布袋干藏或沙藏。育苗圃地选取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不宜选择蔬菜、瓜类用地。
为促进早期苗木生长、发育,细致整地和施肥。播种前1个月,深翻圃地,施腐熟厩和饼肥3~3.75t/hm2,并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2%溶液消毒土壤。土地整平后,按100~120cm,高25cm,步道宽30cm做好苗床。播种前30~40d,对种子进行催芽,催芽后播,发芽率高,出苗整齐。
嫩枝扦插。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嫩枝,可保留1~2个叶片或半叶,6~9月采用全光喷雾法扦插,扦插基质采用珍珠岩或比较适中的干净河沙,要保持叶面湿润,成活率一般在50%~60%。扦插后50d,对插条进行根外施肥,以提高成活率和促进插条生长。
鹅掌楸用种子繁殖,用人工辅助授粉。秋季采种精选后在湿沙中层积过冬,于次年春季播种育苗。第三年苗高1米以上时间即可出圃定植。移植物时应保护根部。栽培土质以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和微酸性的土壤。
鹅掌楸为古老的孑遗植物,在日本、格陵兰、意大利和法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均发现化石,到新生代第三纪本属尚有1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到第四纪冰期才大部分绝灭,现仅残存鹅掌揪和北美鹅掌楸两种,成为东亚与北美洲际间断分布的典型实例,对古植物学系统学有重要科研价值。喜温凉湿润气候,速生,通常用种子繁殖。花大美丽,叶形奇特,为园林绿化优良树木;树皮入药,祛水湿风寒;木材淡红褐色,纹理直,干燥少开裂,比重0.58克,可供作家具、建筑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