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树原产中国,为紫葳科梓树属乔木。楸树的历史久远,据研究,上溯至地质年代四季冰川前的始新世华北及其它地区就有楸树分布,是经历中国史前地质地貌结构变迁得以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古老活化石树种之一。
喜光树种,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冷,适生于年平均气温10-15度、年降水量700-1200毫米的地区。根蘖和萌芽能力都很强。
对土壤水分很敏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湿,在积水低洼和地下水位过高(0.5米以下)的地方不能生长。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幼苗生长比较缓慢。
播种:在15-30年生的健壮母树上采种,当果实由黄绿色变成灰褐色、微裂时,表明种子即已成熟,可剪下小果枝,摘下果实。
楸(学名:CatalpabungeiC.A.Mey.)紫葳科小乔木,高8-12米。叶三角状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宽达8厘米,长渐尖,基部截形,阔楔形或心形,叶面深绿色,叶背无毛;叶柄长2-8厘米。顶生伞房状总状花序,有花2-12朵。花萼蕾时圆球形,有尖齿。花冠淡红色,内面具有2黄色条纹及暗紫色斑点。蒴果线形。种子狭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2厘米,两端生长毛。花期5-6月,果期6-10月。
产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湖南。在广西、贵州、云南栽培。该种性喜肥土,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坚硬,为良好的建筑用材,可栽培作观赏树、行道树,用根蘗繁殖。花可炒食,叶可喂猪。茎皮、叶、种子入药,果实味苦性凉,清热,主治尿路结石、尿路感染、热毒疮廊,孕妇忌用。古代关于楸树的名称,历代史书叫法不一。春秋《诗经》称楸树为“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