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树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长8-10厘米;花序梗长2-4厘米,无毛或被细柔毛,光滑,无皮孔;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钟状,长约1毫米,无花冠,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雌花疏离,花萼大,桶状,长2-3毫米,4浅裂,花柱细长,柱头2裂。翅果匙形,长3-4厘米,宽4-6毫米,上中部宽,先端锐尖,常呈犁头状,基部渐狭,翅平展,下延至坚果中部,坚果圆柱形,长约1.5厘米。
白蜡树春播宜早,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每667平方米用种量3-4千克,深度为4厘米,深度均匀,随开沟,随播种,随覆土,覆土厚度2-3厘米。为使土种密接,覆土后镇压。春季3月下旬至 月上旬进行,扦插前细致整地,施足基肥,使土壤疏松,水分充足。
白蜡树从生长迅速、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选取1年生萌芽枝条,一般枝条粗度为1厘米以上,长度15-20厘米,上切口平剪,下切口为马耳形。每穴插2-3根,使插条分散开,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春插宜深埋,扎实,少露头,每667平方米插4000株。种子发芽期,床面要保持湿润,灌溉应少量多次;幼苗出齐后,子叶完全展开,进入旺盛生长期。
白蜡树属于喜水树种,条件允许的地方,6-7月份再小水浇1-2次更好,以利白蜡树体有充足的水分供应,从而一直保持苗木处于旺长的态势。第3年、第4年照此法管理即可。浇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白蜡树耐瘠薄,虽然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但也要满足苗木正常生长发育所需养分。
白蜡树的修剪、整形是苗木促成到实现标准化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苗木在栽植前对根系的修剪处理很关键。主要是缩剪破损的根系,使根系伤口平滑以利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可防治根系腐烂。另外,苗木栽植前需要进行截干处理,可根据树苗的大小及工程需要灵活掌握,一般定干高度为2.8-4米,萌芽后,可任其生长。
煤污病主要是由白蜡蚜虫、介壳虫、粉虱等害虫引起,除为害叶片外,对白蜡枝条亦有危害,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除引起白蜡早期落叶外,是影响苗木的年生长量。煤污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子囊座的形式在病叶、病斑上越冬。因为蚜虫和介壳虫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两种害虫发生后,煤污病就会大量发生。春、秋季是煤污病的盛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