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香树是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植物。落叶乔木,高达30米,胸径大可达1米,树皮灰褐色,方块状剥落;小枝干后灰色,被柔毛,略有皮孔;芽体卵形,长约1厘米,略被微毛。叶薄革质,阔卵形,掌状3裂,中央裂片较长,先端尾状渐尖。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分布于中国秦岭及淮河以南各省,北起河南、山东,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及西藏,南至广东;亦见于越南北部、老挝及朝鲜南部。性喜阳光,多生于平地,村落附近,及低山的次生林。在海南岛常组成次生林的优势种。
雄性短穗状花序常多个排成总状,雄蕊多数,花丝不等长,花药比花丝略短。雌性头状花序有花24-43朵,花序柄长3-6厘米,偶有皮孔,无腺体;萼齿4-7个,针形,长4-8毫米,子房下半部藏在头状花序轴内,上半部游离,有柔毛,花柱长6-10毫米,先端常卷曲。
头状果序圆球形,木质,直径3-4厘米;蒴果下半部藏于花序轴内,有宿存花柱及针刺状萼齿。种子多数,褐色,多角形或有窄翅。
病虫防治
枫香幼苗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一般不易发生病虫害。但在刚揭草时,由于苗木长势较为幼嫩,短期内有病虫发生。可在揭草后7d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喷雾,一般可用百菌清2000倍液。以后隔20~30d喷百菌清1000倍液,或多菌灵800~1000倍液1次;当有虫害发生时,可喷甲胺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在苗木的生长期间,应做好松土除草工作。由于枫香幼苗对除草剂敏感,当发生草害时,一般采取人工拔草的方式,不可采用除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