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计量器具不适合邮寄服务?一般玻璃仪器如玻璃温度计、玻璃密度计或部分精密仪器等,运输过程中易损坏或影响仪器准确度,不适合邮寄服务。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包括哪些?根据《计量法》第九条,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包括3大类:一是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二是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高计量标准器具;三是列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实施强制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中实施强制检定且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4各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所以,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不是只有工作计量器具,还有计量标准器具。企业如何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以及开展检定、校准工作?企业需要掌握了解计量器具分为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和校准的基本概念,根据不同概念的检定、校准要求建立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台账中的具体内容应包括:计量器具名称、规格型号、编号、测量范围、检定或校准时间、检定或校准周期等。另外乾冀检测提醒还要明确是送检还是现场检定或校准、确定检定或校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内容。通过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台账,可以对企业在用计量器具的工作状态一目了然。把不同要求的计量器具分类建立台账,按照不同分类做好计量器具的管理工作。如何确定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周期?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确定非强检计量器具检定或校准周期。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校准的计量器具;二是不要刻意去延长检定或校准周期,应参照检定规程或校准规范的规定;三是依靠计量技术机构的指导或由生产企业出具建议。什么是计量确认?通常包括哪些内容?计量确认是为确保测量设备处于满足预期使用要求的状态所需要的一组操作,包括:
1、校准和验证、各种必要的调整或维修及随后的再校准、与设备预期使用要求的计量要求相比较以及所要求的封印和标签;
2、只有测量设备已被证实适合于预期使用并形成文件,计量确认才算完成;
3、预期使用要求包括:测量范围、分辨力、大允许误差等;
计量要求通常与产品要求不同,并不在产品要求中规定。标准物质一定要在有效期内使用吗?是的。标准物质的有效期是研制单位根据稳定性研究数据,为了确保标准物质量值及不确定度的可靠性而确定的,因此,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到期后未使用的标准物质也许仍旧稳定,对于一些批量较大、稳定性周期较长(如五年)的标准物质,研制单位有时会提供延长有效期的服务,但是在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无法得到研制单位的情况下,用户如果继续使用该标准物质,需自行承担使用风险责任。企业送检时,如何填写业务委托申请单?委托申请单是客户送检样品的书面描述,应按照委托申请单上的条目依次填写清楚,尤其注意同类样品的不同型号规格应分别填写;客户的特殊要求、样品的特殊使用条件等也应在申请单上明确注明。计量在工业生产领域的作用有哪些?在工业生产领域,从产品设计研发、原材料采购到产品生产过程控制直到产品质量检验等所有环节都需要计量,而生产中的材料损耗、能源消耗、环境的污染和治理、成本核算乃至所有量化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都离不开计量。因此,计量是现代工业经济重要基础,也被称为“工业的眼睛”。计量和产品质量的关系?计量是工业生产和产品制造的基础,是贯穿于全部生产和制造过程的一项活动。通过加强计量基础建设,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在工业产品生产中,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工艺过程控制、成品检验到包装入库,无论哪个过程或哪一个环节计量出现失准,都可能导致整批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报废。因此,企业具备的计量能力可以反映其产品质量的真实水平与竞争力。为什么说计量能力可以反映出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学者们普遍认为,计量能力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真实竞争力。对应于一家企业,其工业计量能力则可以代表其具有的核心竞争力。因为环境再优美的生产场地和的生产装备都是用钱能够买到的东西,而计量能力却能够反映出一个企业自身具有的技术能力和优势,需要长期的积累,也是花钱买不到的东西。在当前全球产业面临变革的时期,一家企业在研发新产品中的测量原理、试验数据、算法以及校准技术和方法等,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也代表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真正底气和核心技术能力。
计量是关于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也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本书既诠释了东西方不同的计量文化色彩,也蕴含着人类共同的技术语言。它次从政权统治和国家治理的角度,重新诠释了计量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它次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哲学高度诠释了计量与测量以及社会进步、科技创新的关系,给读者提供了不一样的立体维度和多元视角,让近乎“熟视无睹”的计量给大家带来了更多冲击和震撼!
量子力学理论诞生后,计量学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科学家们开始探索以物质内部的运动规律来定义基本物理量单位的可能性。在《米制公约》时代建立的长度单位“米”的实物基准,其测量的准确性是0.1微米。到了20世纪50年代,随着同位素光谱光源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了宽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谱线,再加上干涉技术的成功应用,人们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取代实物基准且不易毁坏的新标准,即通过光波的波长来定义长度单位“米”。1960年,科学界研制出个依据量子理论建立,并被正式确立为长度单位的新基准,后在国际计量大会上重新定义了“米”。新的“米”量子基准不仅准确性较先前的实物基准提高了3~4个数量级,而且十分稳定。随后,在1967年,此前以特定历元下地球的公转周期定义的时间单位“秒”,也被新的量子时间频率基准所取代。相对于用地球公转周期来定义时间“秒”,量子基准的准确度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从原先30年误差1秒,一下子提高到了几千万年误差不到1秒的新高度。 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着“十六两秤”的故事。相传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由丞相李斯来主持制定度量衡标准。李斯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标准,但在重量标准上却没了主意,实在想不出到底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就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字,算是给出了一个标准,却没有任何确切的数目。李斯怕出问题遭到追责,干脆就以“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为准,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标准。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一斤等于十六两的换算方法就被人们沿用了下来。后来出现了一种十六金星秤,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意在告诫做买卖的人应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尽管这只是民间传说,但从中却能看出计量与公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书抛除了刻板枯燥的术语讲解,改为采用讲故事和案例的方式,介绍计量在国家治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科技进步方面的地位与作用。
本书不同于一般的计量教材,也不同于传统的计量科普读物。这既是一次跳出计量说教改用通俗化语言介绍计量的大胆尝试,也是一次转换计量视角改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角度看待计量的积极探索,还是一次突破传统定义改从人类认知进步重新诠释计量内涵的大胆实践。
正是因为秉持“跳出计量看计量”的主旨理念,这本书才有了它特的魅力,也让人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和关注。无论你是官员,还是公司高管,抑或是普通百姓,不管你是计量工作者,还是高校老师,都希望你能通过本书的阅读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启发。
计量该怎样伴我们走向未来?要适应世界科技领域的形势,我想既应着眼世界,更要立足现在,具体应该:一是跟踪国际计量科技的整体发展——国际单位制(SI)面临重大变革。二是新的应用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计量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均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计量科学研究,建设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所需的测量能力,进行新技术探索。 一是跟踪国际计量科技的整体发展——国际单位制(SI)面临重大变革。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用基本物理常数来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大多数基本单位已成为国际计量科技的发展趋势。这是自1960年SI建立以来的重大变革,对于整个世界计量界乃至社会各个领域的测量准确度将产生深远影响。目前世界国家已纷纷开展相关研究并持续攻关,我国紧密跟踪、科学应对,才能使中国计量体系的建设顺应国际计量体系的发展,才能在国际上争取话语权,占据主导地位。
二是新的应用领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计量科技提出了更高要求。能够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应用新领域中的计量科技与技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生物、能源、材料、医学等)在得以发展。例如,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发展要求新的计量技术支持;环境变化的监控要求在温度、温室气体量以及海水含盐量等测量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计量基标准和溯源体系;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及易挥发有机化合物在低浓度时的微量变化的测量将是计量领域的一个挑战;纳米材料的发展及其在航空、航天和安全保障领域的应用,成为使有效测量具有准确度和可溯源性的推动力;医学领域中不论是诊断还是有效而安全的治疗都需要准确可靠、可互认的测量数据支持。以美国为例,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以促进国家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为使命,紧密围绕测量科学领域和国家发展战略开展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在开展的项目包括:可互用智能电网建设,太阳能及存储等能源技术,绿色节能建筑测量和标准;支撑总体经济系统碳排放限制和交易体系的测量与标准,纳米技术相关环境、健康和安全测量与标准;医疗信息技术,支撑医疗领域创新的测量标准和测量技术;信息技术安全,如数字安全,量子信息科学,以及测量科学的量子计量标准和测量技术等。
三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计量的需求不断加大,均结合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开展计量科学研究,建设科学研究和工业技术发展所需的测量能力,进行新技术探索。
1.推进自主创新和建立创新型国家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对测量能力的需求迅速增加,对的测量溯源能力提出更迫切要求。计量科技要实现计量基础研究的技术突破,要储备,要满足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对准确有效测量的新要求。
2.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信息、生物、纳米、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依赖更加准确的测量方法和更为的测量手段,尤其是对微观量、复杂量、动态量和多参数综合量的测量溯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如何有效评价新能源的使用效率,如何评价新材料的各种特性,如何实现纳米尺度的高准确度测量和量值溯源,如何实现生物技术安全的准确测量、有效分析和量值溯源,都是摆在我国计量科技面前的紧迫任务。
汽车业、船舶业、钢铁业、石化业对力值、扭矩、加速度、压力等机械量的测量准确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要求进一步拓展测量范围以覆盖更大和更小的量值;有色金属产业、装备制造业需要解决计量器具在高温、高压、强碱、腐蚀等特殊条件下的量值准确性问题;纺织业、轻工业等产业迫切需要将量值快速准确地传递到生产设备上,对仪器设备的现场、在线和快速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
3.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命健康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监控气候变化需要高准确度的测量,而且与长期稳定的计量基标准建立联系,才能确定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微小变化。无论是能源生产、输送、交接、使用等环节,还是大气质量、水质污染等评价控制,以及监测和指导用能单位合理用能、减少污染,科学统计分析和评价节能减排指标等,都离不开能源计量和量值溯源关键技术的支撑。
加强食品安全、医疗卫生领域的监管,必然以准确的成分量测量为支撑,以健全的质量体系和量值溯源体系为保障,这对化学、生物领域的计量能力提出了新挑战。
4.如果一个国家缺少国际认可的计量体系和计量基础设施,其出口产品的测量与检测结果就难以得到进口国的承认和接受,这就直接造成了技术贸易壁垒。为了消除国外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避免我国出口产品的重复检验和因计量数据的国际互认受制于人,也为了阻止国外不合格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实现计量基标准的国际等效和在此基础上测量、校准结果的国际互认。
5.加强安全建设对计量科技提出新要求。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罗纳斯系统(GLONASS)以及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卫星系统的正常运转,其准确性均依赖于时间频率计量基准。更为准确的导航测量及卫星定位技术,将可有效保障并改善空港、海港的导航安全以及航空器、航天器的安全使用,也将为更好、更及时地预测地震和发布海啸警报作出贡献。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类原子钟和建设高度现代化的时间频率计量体系,是建设我国立自主的全球定位系统的关键所在,也是防止我国军事力量和安全受制于人的重要手段。在航天航空领域的惯导、自导及自动控制系统中,扭矩传感器得到了广泛运用,其扭矩值的准确测量和控制也为实施定位提供了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