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不锈钢主要有:太钢、宝钢、浦项等钢厂。
因为441(1.4509)不锈钢是含18%铬,碳、氮含量极低并含铌、钛元素的铁素体不锈钢,综合性能在高温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具有优良的高温机械性能、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在汽车排气系统的热端部分得到广泛应用。
不锈钢有几种材质
不锈钢的材质很多种的,常见的有200系:201、202;
300系:301、304、304J1、304L、309S、310S、316L、321;
400系:430、409L、410S、410、420J1、420J2、436L、439、441、444、443等
金属材料制品:汽车发动机疲劳、转向架、弹簧、板簧、生铁、锚栓、锚具、锚索、锚杆、锚固、钢带、铝管、铁板、铁管、钢锭、钢坯、型材、线材、金属制品、有色金属及其制品、钢铁、紧固件、铸铁、钢管、铜管、不锈钢管、钢筋线材、焊接材料、钢板型钢、铜材铝材、轴承、钢丝绳及各种金属挂件、漆包线等各类金属及合金制品
常用的400系不锈钢品种有430、410、420、409L等,其中430不锈钢使用量大。430不锈钢铬含量为18%,其特点是价格便宜、热膨胀系数小、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优于300系不锈钢品种;但其不足之处也相对明显:成形性能、可焊性及抗张强度小于300系不锈钢型号,所以限制了其使用范围。410、420不锈钢铬含量为13%,它们的主要特点是硬度高。
我们知道,根据金相组织不同,不锈钢可以分为铁素体、马氏体和奥氏体三种,而400系不锈钢则以铁素体和马氏体为主。
铁素体不锈钢:铬含量一般为12%~30%,通常不含镍,有时含有少量的Mo、Ti、Nb等元素,在使用状态基体组织为铁素体的不锈钢。具有导热系数大,膨胀系数小、抗氧化性好、抗应力腐蚀优良等特点,多用于制造耐大气、水蒸气、水及氧化性酸腐蚀的零部件。但同时存在塑性差、焊后塑性和耐蚀性明显降低等缺点。炉外精炼技术(AOD或VOD)的应用可使碳、氮等间隙元素大大降低,使其获得广泛应用。常见400系不锈钢型号为430、409L。
马氏体不锈钢:铬含量不低于12%(一般在12%~18%),碳含量较高,使用态组织为马氏体,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它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常见400系不锈钢型号为410、420、440、436L。
耐热性能是指高温下不锈钢仍能保持其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
碳的影响:碳在奥氏体不锈钢中是强烈形成并稳。定奥氏体且扩大奥氏体区的元素。碳形成奥氏体的能力约为镍的30倍,碳是一种间隙元素,通过固溶强化可显著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碳还可提高奥氏体不锈钢在高浓氯化物(如42%MgCl2沸腾溶液)中的耐应力耐腐蚀的性能。
但是,在奥氏体不锈钢中,碳常常被视为有害元素,这主要是由于在不锈钢的耐蚀用途中的一些条件下(比如焊接或经450~850℃加热),碳可与钢中的铬形成高铬的Cr23C6型碳化合物从而导致局部铬的贫化,使钢的耐蚀性特别是耐晶间腐蚀性能下降。因此。60年代以来新发展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大都是碳含量小于0.03%或0.02%低碳型的,可以知道随着碳含量降低,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0.02%才具有明显的效果,一些实验还指出,碳还会增大铬奥氏体不锈钢的点腐蚀分倾向。由于碳的有害作用,不仅在奥氏体不锈钢冶炼过程中应按要求控制尽量低的碳含量,而且在随后的热、冷加工和热处理等过程中也在防止不锈钢表面增碳,避免铬的碳化物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