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镜 千年古镜价值如何 千年古镜不菲的市场价值中天艺术供
铜镜是古代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在我国流行了几千年,无论贵贱老孺男女都要使用,可以说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直到清代玻璃镜子出现后它才退出历史舞台。汉唐是铜镜业发展的鼎盛繁荣时期,纹饰繁多、形式各异。至宋代出现转折,由于受到原料的限制,从富贵华美转向质朴实用,装饰纹样趋向简洁,但在造型艺术上有所,铭文也倾向商品广告化,较之前代给人新颖的感受。其中,湖州镜是宋代相当为流行的镜类之一。
湖州孙家镜图2
这组湖州孙家镜均为圆形,直径7.7—8.4厘米,缘厚0.15—0.4厘米;银铤钮。钮左右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框,框内均有铭文,其中右为“湖州孙家”,左为“青鸾宝鉴”。框外饰一周凸弦纹圈带,窄素缘。
从纪年墓出土铜镜看,湖州镜始铸于北宋晚期,盛行于南宋初期和中期,一直至清代仍有生产。清乾隆时,湖州铜镜曾作为贡品向朝廷进贡。湖州境的一大特点是在镜背面上写有生产地或产地和作坊、匠师姓名或字号、使用材料等,因而也称为“铭文镜”“牌记镜”。从湖州镜的出土报道资料看,湖州镜产量很高,销路甚广,从北至南,从东到西,可谓行销天下,甚至走出,韩国、日本也有流传。
湖州孙家镜图4
湖州镜在宋代异军“突起”,闵泉在《如日之精如月之明——宋代湖州镜》一文中分析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湖州富庶的农村经济和商业市镇为其奠定了基础。二是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的手工业者。三是“熔钱铸器”的丰厚利润非常诱人。从资料来看湖州不仅是宋代的铸镜中心,而且湖州镜在整个铸镜业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和声誉。湖州镜在宋元时期,包括明代是江南一带相当为流行的镜类,反映出宋代铜镜不再像唐代之前为的**品,成为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反映出铜镜的平民化。
从对传世及出土的湖州孙家镜研究来看,其自身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存世量少,鲜有文献记载。南宋铜镜有官府铸造,也有私家作坊所铸。一般说的湖州镜以后者为众,孙家镜就是其一。但对湖州孙家鲜有记载,考古发掘中也很少见到孙家镜,这显示出孙家经营规模可能较小,产量不高,不注重宣传,度也小。但在北宋、元、明时期墓葬中都有发现,说明它作为家传手艺世代相袭,延续时间较长。
湖州孙家镜图1
二是纪名、标识变化不大,缺乏新意。湖州镜一般都素背,几乎没有花纹,仅在镜背刻铸作坊主姓名等有商标性质铭记内容,这是南宋私家铸镜的特点。商品铭文既辨别真伪,又能宣传自家名号。从中可以看出宋代的商品已具有现代市场营销的广告意味。宋代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讳,将“镜”字改为“照”或“鉴”,故称铜镜为“照子”或“铜鉴”。湖州孙家镜有着经典的样式,中间为钮,左右各一长方框,上覆一荷叶,下托一荷花,一直传承。可见湖州孙家镜缺乏创新,所用题材沿用当时流行的样式。
湖州孙家镜图3
三从外形上看,孙家镜多为圆形。这也是相当常见、流行相当久的传统形制。但圆形镜在已发现的湖州镜中数量却不多。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湖州镜镜背本身没有装饰图案,要在造型上不断创新来吸引顾客。形状上来说,多作葵花形、方形、桃形、钟形、瓶形、心形和带柄葵花形等。而孙家镜却沿袭传统,多做圆形镜,与其他的湖州镜相比,在制作工艺与手法要逊色不少。
湖州孙家镜图5
四是持续时间长。湖州的铸镜业在明代发展依然欣欣向荣,出现湖州镜的第二个高潮,这一时期相当有名气的是薛家印钮镜,未见有孙家镜的记载。王士伦在《浙江出土铜镜》中指出,北方发现的湖州镜,是金兵掳掠江南财物带去的,也有可能是当时人们贸易经商带去的。宋代湖州镜艺术价值不高,但对研究宋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