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泥鳅鱼出血病药暴发性出血病药,鱼赤皮药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生态及环境因素
   经调查发病池都有以下的共同点:
   1、发病池多数是老鱼池。因这类池塘已多年不清塘,塘底淤泥普遍增厚,容易导致病原滋生,鱼类缺氧。
   2、较多的鱼池年初放养时,鱼种未经消毒,渔民预防鱼病意识薄弱,以“以防为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食物较脏,鱼类吃剩的残渣未及时清除,食场不消毒。饲养管理不善,饲料不新鲜,投饲量忽多忽少。
   4、水质:目前鱼池放养密度高,施肥量也多,且投放大量未经发酵的有机物如禽畜粪肥等,造成相当部分发病鱼池水质恶化,又不及时采取换水增氧,促进病原体滋生,引起鱼类大批死亡。
   5、气候:气候变化异常,可能引起水质突然改变,影响鱼体健康,也可能是导致鱼类发病原因之一。
   6、寄生虫:该病发生前,相当部分池塘有锚头鳋、鳋病的流行,虽经治疗好转,但这可能成为疾病突然暴发的诱因之一。
   7、很多鱼池本来死亡不多,动网后就发生大批死亡,因此,动网擦伤鱼体是加剧病情恶化的因素。

如何做好细菌性鱼病的预防工作?
清塘消毒:发病多数是多年养殖的老鱼池,这类池塘已多年不清塘,淤泥普遍较厚,容易导致病原滋生。所以做好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很重要,要进行干塘清淤(底泥低于10厘米)冷冻、曝晒后,再用生日灰(150-200千克/亩)清塘消毒。
合理放养:选择健康的苗种,建议从原(良)种场选购;苗种消毒,一般情况下,由于养殖户的防病意识薄弱,鱼苗(种)未经消毒就下塘,这也是引起疾病高发的原因之一;控制密度,不少养殖户认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其实不是,密度过大会造成环境恶化,影响鱼类的生长。
科学投饲:要按照“四定”的原则投喂,注意饵料的清洁度,及时清除鱼类吃剩的残渣,经常对食场进行消毒。
水质管理:目前鱼池施肥量多,且投放大量未经发酵的有机肥,造成鱼池水质恶化。引起钱类大批死亡。

肠炎病:该病的病原体为肠型点状气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当水质环境变化、投喂变质饲料或不正常投饲时易引起此病。患病的鱼一般腹部膨大且有红斑,肛门红肿,轻轻挤压腹部有黄色粘液从肛门流出,肠内无食物,有淡黄色粘液,内壁糜烂。

河南金九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泥鳅鱼出血病药暴发性出血病药,鱼赤皮药”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泥鳅鱼出血病药信息

VIP推荐信息

热门搜索

水产渔药/水>水产消毒剂>泥鳅鱼出血病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