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灵台县邵寨镇新民村一处旧庄基里,两孔窑洞排体型健壮的西门塔尔牛正在牛槽里悠闲的吃着草料,饲养它们的人看起来精神矍铄,正在往槽里添加饲料,他叫马长林,因为养西门塔尔牛,在附近十里八乡小有名气,提起马长林,村民们都大:勤劳敢干!而几年前,他却还是一名贫困户。
“因为要照顾两个孩子上学,除了务作我的7亩田地外,平时只能在镇上打零工,家里开支比较大,当时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当笔者上前和他交谈的时候,他说起了以前的情况。
但他却没有向贫困低头,2015年,马长林将自家的废旧老庄基稍稍改造了一番,试一试的态度,养了2头西门塔尔牛,一年后,以每头8000元的价格将牛卖出,收入颇为可观。
看到养牛效益不错,饲养成本低,又能顾家,尝到甜头的他,于2016年用5万元扶贫小额买下5头牛,并于年底卖出3头。儿女们相继上了大学,加上打零工的收入,当年年底,马长林就光荣地摘掉了“贫穷帽”。
随后,他决定一心养牛,拿出所有的收入和向亲戚借来的钱扩大养殖规模,将旧庄基全部利用起来:两孔窑洞当做饲料贮存地,牛棚搭上了彩钢顶,规模可容纳60头牛的养殖需求,他在旁边盖了一间砖房,索性住在了他的“养牛基地”。为了把牛饲养的更好,除了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外,他还网络等平台认真自学,及时获的养牛技术和。
为了解决养殖饲料不足的问题,他承包了附近24亩地,全部种上了玉米、黑麦等作物。仅去年,就卖了11头牛,收入11万多元。今年,他继续购进了两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到如今,他养牛规模已经达到了35头。
从贫困户到村上的致富人,马长林身份的转变,除了政策的扶持,更多的是辛勤的付出和不懈的坚持,养牛成就了他致富的梦,而这块旧庄基也熠熠生辉。
“现在生活变好了,我还打算把养殖规模再扩大一下,办个合作社,养殖西门塔尔牛,带动乡亲们一起养牛致富。”马长林很有信心的谈起了以后的打算。
西门塔尔牛毛色为红白花或紫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方弯曲,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