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底栖鱼类,多栖息于多水草的静水或泥底的缓流水体中,耐低氧。冬季栖息在深水区,耐寒力较强,属广温性。通常夏季产卵,成长迅速。杂食性,主要摄氏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和腐殖质。
丁鱥为广温性的淡水、底栖鱼类,常见于以黏土和泥为基底、植物丰富的平静水域,少见于多石清澈的水域,而在快速流动的溪流里根本就不能发现其踪迹。
耐低溶解氧,能容忍含氧量低的水甚至是鲤鱼不能生存的水域。在0℃~40℃水中均可存活,生长适温20℃~28℃佳。pH值为7~10。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特别是湖泊和河流下游。
丁鱥食性广,摄食较慢,易驯化。为杂食性鱼类,多于夜间觅食,以连根拔起的方法食用水底的藻类和无脊椎动物。
丁鱥的性别可以通过腹鳍束鉴别,一般雌鱼的腹鳍为软鳍,末端稍尖,长度未到肛门,在生殖季节,雌鱼的腹部明显膨大,光滑而富有弹性。而正常雄鱼的腹鳍比雌鱼的要长,呈半圆,达到甚至覆盖住了肛门。
丁鱥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肉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18.85%),尤以富含脑黄金(DHA),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欧洲。该鱼共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但主要推荐金色丁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