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溪土鸡 巫溪土鸡苗价格 巫溪脱温鸡养殖技术指导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异嗜癖或恶食癖。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尤其是雏鸡。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啄癖的种类、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1 种类及诱因
(1)啄肛癖。常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是啄食肛门及其下腹部的一类*严重的啄癖。蛋鸡发生输卵管脱出、脱肛,其他鸡好奇争相啄食,被啄鸡疼痛惊恐逃脱,而啄食鸡紧追不放,导致鸡群骚动,相互争啄肛门伤口,严重的将直肠拖出,造成全群暴发啄肛现象;产蛋时鸡舍光线较强,反射肛门肌肉的亮光,吸引别的鸡去啄食造成啄肛。也常见于雏鸡,诱因是由于雏鸡腹泻,肛门周围粘满带有腥臭的粪便。
(2)啄羽癖。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甚至啄得皮肉暴露,发展为啄羽癖。常见于幼鸡的换羽期、产蛋母鸡的盛产期与当年高产的新母鸡。一般是由于营养缺乏,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缺乏;或患螨病、鸡虱。此外,日粮供应不足或喂料间隔时间太长,鸡感到饥饿,易发生啄羽。
(3)啄蛋癖。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鸡也啄食自已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盛期。多由于日粮中蛋白质、钙、食盐不足;或开始啄破损蛋直至发展到啄完好的蛋。
(4)啄趾癖。主要发生在雏鸡,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尤其是螨虫侵袭,导致鸡体自身啄食脚上皮肤鳞片和痂皮,发生自啄而引起互啄;或断趾时消毒不严而感染,造成断端肿胀,抬腿行走,一只鸡啄趾,其他鸡蜂拥而上,被啄鸡趾部或跛行,严重的啄断趾。
(5)啄头癖。鸡只相互啄冠、肉髯、耳叶、眼等,多见于公鸡的争斗,导致被啄部位,发紫变黑。主要与鸡群的密度、鸡舍的温度、湿度和鸡体的生理、心理因素等有关。
治疗方案:维生素C,黄金复合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