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的繁殖季节为3月上旬至4月下旬。繁殖盛期是惊蛰至春分后20天左右的时间。临近产卵,胭脂鱼亲鱼的性腺发育非常快,成熟几天就开始退化。
饲料投喂:设置6米×6米的投食台,投喂黄颡鱼浮性饲料(蛋白含量40%左右),视条件可适量辅投水蚯蚓等鲜活饵料,胭脂鱼全年均有摄食行为,1~3月少量投喂,4~5月日投饲量按体重1~2%,6~8月按5~8%,9-10月按3~5%,11~12月按1~2%;5~9月份日投喂2次,上、下午各1次,其他月份每天中午1次。在实际养殖过程中,依照“三看、四定”原则,视天气、水温及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投喂量。
胭脂鱼模样奇特,尤其幼鱼形体别致,色彩绚丽,并且幼鱼期游动缓慢而显文静,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其会随情绪变化改变体色,十分有趣。胭脂鱼有“亚洲美人鱼”的美称,又因背鳍高大,流动起来如同扬帆远航,故有“一帆风顺”之称,为许多商家所喜爱。
胭脂鱼是胭脂鱼科、胭脂鱼属鱼类。体长146毫米。体侧面观长椭圆形,侧扁,背鳍始点处体高;腹部宽圆,腹缘较直;鳃膜条骨3。
除头部外体全蒙鳞,鳞圆形,鳞心位于中央,环纹细密,向后有稀辐状纹。侧线直线形,侧中位。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胭脂鱼为大型中、下层淡水鱼类。胭脂鱼为底食性鱼类,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底泥渣中的有机物质为食,也吃一些高等植物碎片和藻类。分布于长江和福建闽江。
胭脂鱼的祖先可以追溯到恐龙统治的中生代。胭脂鱼早的祖先叫做原始骨鳔鱼,据研究,这种鱼在侏罗纪的晚期出现在南美洲。
体长100毫米以下小鱼全身微黑,体侧在腹鳍基前后各有一横斜红色宽纹。体稍大,横纹渐消失;体长约达一米时全身胭脂红色,而雌鱼黑紫。鳍亦红色;小鱼背鳍前部,臀鳍、尾鳍后端与偶鳍均红黑色,大鱼色较淡。
生活在湖泊、河流中,幼体与成体,形态各异,生境及生物学习性不尽相同,幼鱼喜集群于水流较缓的砾石间,多活动于水体上层,亚成体则在中下层,成体喜在江河的敞水区,其行动迅速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