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壳蛋鸡苗,芦花鸡苗鸡痘病的防治 鸡痘防治 搞好禽舍、运动场地的卫生工作,加强管理,防止发生外伤,消除蚊虫孳生条件,做好防蚊工作。注意做好新购入禽的隔离观察工作。可用进行预防接种。鸡痘鹌鹑化弱毒有甘油苗和冻干苗2种。本苗对初生雏鸡(6日龄以上)及成年鸡均可应用。按实含组织量用50%甘油盐水或生理盐水稀释100倍或200倍,摇匀后应用。用鸡痘刺种针或灭菌钢笔尖蘸苗,于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6日龄以上初生雏鸡,用200倍稀释苗刺种1针;超过20日龄,用Ioo倍稀释苗刺种1针;1月龄以上鸡,用]oo倍稀释苗刺种2针。接种后3~4天,刺种部位微现红肿、结痂,2~3周痂块脱落。期,成年鸡5个月,初生雏鸡2个月。可于25日龄及120日龄各1次,以后每半年1次。此外,还可选用鸡痘双价活,其应用方法同鸡痘鹌鹑化弱毒。发病后要严格隔离病禽,对死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病鸡应及时隔离并采用一些对症疗法,以减轻病禽症状和防止感染而发生其他合并症。口、咽部伪膜,如妨碍呼吸,可用镊子去掉,涂碘甘油。 照蛋 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7天进行,通过照蛋,捡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死胚蛋颜色较浅,内有不规则的血环、血弧,无放射状血管;无精蛋发亮无血管网,只能看到蛋黄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17天进行,以删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雏盘和出雏器。活胚蛋呈黑红色、边界弯曲、气室倾斜、周围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气室周围看不到暗红色的血管,边缘模糊,有的蛋颜色较浅,小头发亮。在孵化过程不定期地抽检胚蛋,以便掌握胚胎发育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 弱雏绿壳蛋鸡鸡也称二级雏或三级雏,是指有病症的表现或者出壳后体持较弱的雏鸡,通常这类雏鸡死亡率较高,而为了减少损失,提高雏鸡的成活率,要及时分群饲养,进行扶壮,方法如下: 1、分群饲养:弱雏鸡体质差,反应迟钝,在开食前将弱雏鸡与壮雏鸡分群,单饲养,避免出现壮欺弱的现象。 2、提高温度:弱雏鸡绒毛稀,体温调节能力差,育雏时应给予较高的温度,以利于胚胎进一步发育完全和卵黄吸收。将弱雏鸡放养在温度为34-36℃环境中较为适宜。 3、掌握适宜湿度:弱雏鸡生长适宜的湿度为60-65%,如果湿度超过80%,则易患腹泻等疾病;如果湿度低于40%,易出现皮毛干燥、精神不安、食欲减退等情况,这样都不利于弱雏鸡转壮。 4、及时补充体液:给弱雏鸡喂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氯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30℃左右温水1公斤。也可喂服5%葡萄糖水或8%白糖水。对个别不能自己饮水的鸡,可用滴管滴喂,每次喂4-5滴。 5、合理饲喂:因弱雏鸡消化器官尚未健全,加上卵黄吸收不完全,开食时间应比壮雏鸡晚些,一次开食量要少,对个别不会吃食的雏鸡应进行人工饲喂。喂养弱雏鸡采用“少喂、勤添、不饥不胀”的方式,开始每天喂7-8次,以后每天喂5-6次,这样既有利于促进采食,又可防止饲料浪费。 6、加强护理:对有蛋壳、蛋膜及胎粪粘在身上的弱雏鸡,可用布或棉花蘸温水轻轻拭去,但不要将羽毛擦湿。同时要及早使用药物,预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