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说新语 》中也有记载 :罗定之罗镜,西宁之怀乡,产小马,高仅三尺,可骑行树下,名果下马 。一曰果骝,多海石榴色。骏者有双脊骨,能负重凌高涉险,轻疾若飞。对于矮马,宋明清甚至民国都有记载,基本反映了矮马在当时作用 、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
20世纪 80年代 ,王铁权等发现西南马中仍然存在着体高在 106 cm 以下的小型地方品种资源 , 俗称 “中国矮马”,古称“果下马”。中国矮马起源一直有两种观点 :一是立起源说 ;二是与西南马共源说。前者认为中国矮马来源于三趾马或古代一种矮小的野马,如云南野马。作为第 4纪早期的代表动物, 云南野马化石属于早更新世时 , 分布广 , 出土量大 ;至晚更新世时 , 云南野马逐渐衰落灭绝。 后者认为起源于北方,随古羌人南迁而来。通过矮马与普通马体质外貌、体尺结构比较认为, 矮马的体尺变化是普通西南马的 “缩小”。受自然选择、遗传漂变、近交繁殖的影响,逐代积累 , 遗传分化成为现代矮马的特征 。 同时 , 以成年体高106 cm以下作为矮马的标准是人为确定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呈正态分布的数量性状 , 中国矮马则正是处在西南马下限那些低矮的马 。
成年矮马体高104厘米以下,成年马体型矮、短、粗、壮、结构匀称,整体紧凑结实。头平直,额宽适中,眼小而突,耳竖立,鼻翼驰张灵活,颈与头结构匀称、粗厚。胸宽深发达,腹圆大,向两侧凸出,稍下垂,后腹上收。背腰平直,前与髻甲、后与尻结合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