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墙是由不燃烧体构成,耐火极限不低于3h。为减小或避免建筑、结构、设备遭受热辐射危害和防止火灾蔓延,设置的竖向分隔体或直接设置在建筑物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具有耐火性的墙。是防火分区的主要建筑构件;防止火灾蔓延至相邻建筑或相邻水平防火分区且耐火极限不低于 4.0h的不燃性墙体。通常防火墙有内防火墙、外防火墙和室外立墙几种类型。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建筑防火墙是为实现划分水平防火分区的目的而设置的竖向防火隔墙。将火灾限制在初发的防火单元内,防止火焰蔓延,以保护相邻单元空间免受其害,物业使用者能迅速撤离现场,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降低火灾损失。
防火墙的结构连接构造使其能在火灾中自身的稳定性能,不会因一侧的火灾或一侧结构的破坏而引起防火墙的倒塌。过去很多建筑结构设计中未能充分考虑防火墙的设置构造问题,导致火灾中存在潜在的破坏风险,需要在今后的结构设计中特别注意。
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的纵向蔓延迅速,而人员的疏散困难,火灾危险性大,损失惨重,因此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的选定更应该十分注意。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主要是根据建筑类别来选定的,而建筑类别主要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来划分的。
两座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不同高度的相邻建筑物,当较低建筑物的一面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h,防火间距可以减少3.5米。相邻两座建筑物,如较高建筑物起火时,火焰不致向较低一面建筑物窜出和落下,其防火间距亦可相对减少不小于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