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测试标准有美标、国标等不同标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监测出具具体数值,例如抗菌率达到99.9%;另一种是出具对数值,例如对数值为2.2、3.8等。通常对数值达到2.2以上即为检测合格。检测菌种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克雷伯氏菌,真菌有白色念珠菌,霉菌有黑曲霉、球毛壳、出芽短梗霉等。
根据产品性质的不同来决定检测的菌种要求。主要检测标准:AATCC 100、AATCC 147(美标),AATCC100 是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定性),这个标准相对来说较严格一些,24小时评测的结果是以细菌减少率评估的,类似于杀菌标准。而日标和欧标的检测方法基本是检测即24小时之后细菌不增长或是微弱减少的评估。AATCC147是平行线测定法,即检测圈,这个标准主要试用与于有机的抗菌剂。国标:GB/T 20944、FZ/T73023;日标:JIS L 1902;欧标:ISO 20743。
抗菌面料是一种特殊功能性面料,是经过抗菌整理或含有抗菌纤维,能够抑制织物上的细菌、真菌生长、繁殖或使其失去活性的一类面料。合格的抗菌面料在抗菌的同时应确保对人体健康,不应对人体皮肤正常菌群产生影响。
抗菌面料近几年被广泛运用到纺织品、内衣内裤、户外运动等方面。它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细菌的繁殖,从而减低被有害微生物侵蚀伤害的风险。再者,能消除因细菌而产生的异味,使织物保持长时间的洁净和干爽。
在选择抗菌面料上一定要注意抗菌产品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尽可能选择抗菌剂溶出少(安全性高)、耐水洗次数多(抗菌效果稳定且持久)的产品。
「接触杀菌」型的抗菌剂在使用安全性上有很大的优势。其原理是让具有抗菌功能的化合物采用化学键合或粘合剂的方式与纺织物强效结合,当细菌与抗菌基团接触时会被破坏从而被杀灭。在使用的键和技术下,此类抗菌剂可以保持长效持久的抗菌效果。其优势在于不溶出性质只会织物上的抗菌洁净,而不会侵扰皮肤的微生态平衡,更不会产生体内的金属累积,稳定的结合方式可以应对日常各类环境,保持日用中的持久长效不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