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中形成的油泥会降低润滑油的散热效果,这样发动机就容易形成高温,从而导致发动机容易产生故障,而有些油泥是以颗粒状固体存在,这就加快了发动机的磨损。另一个关键点要仔细查看后臂与挖掘机连接的部分,如果后臂下方的连接磨损过度,有可能导致损失整台设备的价值。还有些油泥会堵塞集滤器、油道,这就容易导致润滑油回流不良,发动机就会得不到润滑,后果是很严重的。
c:活塞杆或者活塞环出现变色1情况
混合后的机油可能会导致其密封性能改变,这就容易导致活塞杆或活塞环出现变色或者损坏。长期使用下去,就会使得活塞杆或活塞环磨损严重,影响发动机的寿命。
d:活塞环出现断裂动力传输路线表
1.行走动力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中央回转接头——行走马达(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箱——驱动轮——轨链履带——实现行走
2回转运动传输路线:柴油机——联轴节——液压泵(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分配阀——回转马达(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减速箱——回转支承——实现回转
水陆挖掘机[1] 是一种适用于陆地、浅水及深水作业环境的多用途挖掘机。它的出现不能下水作业的问题,还让挖掘机实现了挖掘、浮航、清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6、平常我们在每次使用时,要进行全伸全缩的试运转3-5个行程后再进行工作。这样做的目的是排尽系统中的空气,预热各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系统中存在空气或水,在油缸缸体造成气体爆1炸现象,这样就会损害密封件,造成油缸内泄等故障。
7、在每次工作完成后,我们需要注意大小臂及铲斗保持在一个1佳状态,也就是液压油缸内的液压油全部回流至液压油箱,液压油缸不承受压力。因为液压油缸长时间承受一个方向的压力,也会导致密封件的损害。
总结:挖机省油的操作方法
当铲斗油缸和连杆、头杆油缸和头杆都成80°时,油缸推动挖掘机的力量1大。天然地面的挖掘,铲斗底板角保持在30°左右,收斗杆。中达机械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在油和水数量足够或欠缺不多时,应先降油温、后降水温。斗杆接近垂直时,斗杆力1大,能更多地承载负荷。因为斗杆1大作用范围时,斗杆的挖掘力1小,挖掘难度增大,所以,一开始挖掘时,不要把斗杆伸至1大作用范围,从75%左右开始效果1好。
3.避免发动机空转
发动机空转时,液压泵内同样会有油在轮回并耗费燃料,假设1天10小时的时间中有1小时是在空转,那么,假如能避免空转,每年可以节流大约上千元的柴油,所以在日常装车或作业过程中,中途较长时间停机的时候,尽量不要开机怠速等待,能熄火就熄火。
行走时发动机憋车
发动机憋车也是挖掘机上一个常见的故障,今天咱们来了解一下行走时出现憋车的原因。
1、液压马达减速器故障
液压马达是一种高转速低扭矩的马达,无法直接驱动挖掘机行走,一般挖掘机会采用行星齿轮组对液压马达进行减速,提高扭矩。当减速器出现故障时,减速器自身阻力过大,导致液压马达负载过高,液压回路压力上升,造成发动机憋车。
漏油意味着有可能整个油路被污染
1、主泵变量不稳定
挖掘机主泵的泵控系统可通过中央控制器采集主泵的出口液压油压力,经过分析计算后输出电信号,由控制阀、减压阀、调节缸等元件的配合改变主泵斜盘角度,从而达到调节主泵排量和输出流量的目的。当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容易导致主泵输出流量不稳定,导致操作挖掘机行走时出现顿挫感。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
2、安全溢流阀主阀和次阀故障
一般来讲,挖掘机液压系统的1大压力是由溢流阀决定的,当溢流阀出现故障时,例如溢流阀弹簧疲劳失效或是阀芯卡顿等等,容易导致溢流阀溢流压力设定值变化,液压回路内压力不稳定,导致操作挖掘机行走时出现顿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