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准进出口货物的涵义
广义的暂准进出口泛指一切进口或出口的货物在经过使用、储存、加工后复出口或复进口的行为。其中进(出)口加工、储存货物在我国已采用较为严密的保税管理。狭义的暂准(时)进出口,特指经使用后须原状复出口或复进口的行为。
暂准进出口货物的特点
货物按暂准进出口结关制度办理通关手续,其海关监管过程和货物在现场放行后投入使用的受制约状态,反映了该项海关监管制度的特征。
(一)在提供担保的条件下暂时免纳进(出)口税
提供担保是货物暂准(时)进(出)口并免纳各税所遵守的条件之一。这也是海关确保货物将来能按规定复出口或复进口的保全措施。我国现行的担保形式主要是信誉()或经济(金)担保,其中展品的暂准(时)进出口已适用“ATA”单证册制度,实行国际联保。
对暂准(时)进出口货物,原则上可暂予免除全部进出口各税,但对租赁、租借方式暂时进出口用于生产、建筑或运输等用途的,给予的暂予免税是部分的。
(二)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
货物暂准(时)进出口后还需在规定期限复运出 进口,因而并非成为实际进出口货物。因此,国家的贸易管制,特别是许可证管理,原则上不适用该类货物。当暂准进出口货物属于许可证管理商品时,当事人可不需申领进出口许可证。但海关认为需要时,可要
求持证人提供担保。对于某些仍需受国家的进出境管制的物品,进出口时仍应交验相应的证件、证书。例如,无线电器材,应检验、检疫的、药品、食品等物品。
(三)ATA单证册项下的暂准进出口货物
1 .ATA单证册项下的暂准进出口货物,限于我国加入的《关于货物暂准进口的ATA单证册海关公约》(简称《ATA公约》)及相关附约规定的展览会、交易会、会议或类似活动项下的货物。持证人凭ATA单证册进出口货物,可免填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并免向海关提供海关进口税费的担保。ATA单证册项下货物属于受进口限制的,应办理有关批准或检验手续。ATA单证册项下暂准出口货物属于国家限制出口或需缴纳出口税的货物,由中国国际商会统一向海关总署提供总担保。没有采用ATA单证册的暂时进口货物,海关可凭当事人提供的担保、办理有关海关手续。
2.ATA单证册项下暂准进口货物属于除进口许可证、配额以外的其他限制进口范围的,如基于公共道德或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卫生保健、动植物检疫、濒危动植物保护或知识产权的考虑而实施的限制措施,持证人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但对租赁、租借方式暂时进出口,并用于生产、建筑或运输等的,给予的免税只能是部分的。
(四)为特定目的进出口,在规定时间内按原状复出进口
每种暂准进出口货物都有其特定的使用目的,不得移作他用。同时,货物又在事先规定的期限内,保持原有状态复运出进口。没有在规定期限复运出进口的,则须按一般进出口货物办理手续并缴纳进出口各税。
(五)现场监管未结关放行
即暂准进出口货物经海关查验、并在ATA单证册上签注放行后,仍须受海关后续管理。即要监督货物合法正常地使用,又要监管货物按规定复出进口。
(六)按货物使用后的实际去向办理相应的手续
暂准进出口货物虽然原则上复运出口或进口,但实际上还有转为内、外销或消耗掉的情况。无论其去向如 何,均应按规定办理相应的海关手续。
(七)核销后结案
暂准进出口货物在使用ATA单证册进出口时意味着已向海关提供了某种担保,当货物有了实际去向,并按规定办理了海关手续,海关即应通过核对进与出之间涉及的货物情况,确认无漏管、漏税,即可核销、签注。
不使用ATA单证册的展览品
1.进出境展览品的范围
(1)进境展览品
进境展览品包含在展览会中展示或示范用的货物、物品、为示范展出的机器或器具年需用的物品、设置临 时展台的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供展览品做示范宣传用的电影片、幻灯片、录像带、录音带、说明书、广告等。
(2)出境展览品
包含国内单位赴境外举办展览会或参加境外博览会、展览会而运出的展览品,以及与展览活动有关的宣传品、布置品招待品及其他公用物品。与展览活动有关的小卖品、展卖品,可以按“展览品”报关出境,不按规定期限复运进境的办理一般出口手续,交验出口许可证件,缴纳出口关税。
2.展览品的暂准进出境期限
进口展览品的暂准进境期限是6个月,即自展览品进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出境。如果需要延长复运出境的期限,应当向主管海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可以延长,延长期限长不超过6个月。
出口展览品的暂准出境期限为自展览品出境之日起6个月内复运进境。如果需要延长复运进境的期限,应当向主管海关提出申请。
——————万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分部)——————
以上进口介绍都为概述,如果您有这方面问题需要解答,可以与我联系,进口物流顾问
刘生
手机(): 座机:
:1010956190 邮箱:leo@
深圳分公司地址:福田区上梅林中康路128号梅林广场二期A座1903单元
5月4-6日,歌剧《马可•波罗》在广州大剧院演出3场,场场爆满。记者观察到,观众看后在、微博等平台纷纷发表评论,“故事感人”、“音乐唯美”、“舞美震撼”、“主演给力”等等评价该剧的关键词频频在朋友圈或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出现。有个不愿透露姓名的观众评价道:“歌剧《马可•波罗》创作班底,来自国际一线的歌剧创作团队。年轻导演卡斯帕·霍尔滕(Kasper Holten)是伦敦科芬园歌剧院的常客,也导过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并以此夺得2009年留声机大奖。是晚演出男高音彼得·洛达尔(Peter Lodahl)赢得满堂喝彩,声音通透,高音漂亮,而对于一个唱惯意大利或德剧的演员,这中文歌剧可能已经构成焦虑。”
歌剧《马可•波罗》演出时长为三个小时。台上演员们全身心投入演出感染也感动了场下的观众。一位观众如此评价:“主角马可•波罗的那个丹麦男高音一开口我就被他唱的中文惊艳到了。一整部歌剧都是中文演唱,外国演员们都唱得一口流利的中文,很敬佩。还有田浩江、冯国栋老师的表演也真的深深地打动了我,感悟很深,让我感受到要成为一名歌剧演员,台下要付出多少汗水。”
原创歌剧《马可·波罗》的精彩呈现源自一个国际化的团队的通力合作,导演、作曲、指挥、歌唱家、舞美灯光设计等均来自不同国家。《马可·波罗》响应国家“”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着眼于讲好“中国故事”。本剧通过深度演绎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与父亲尼科洛·波罗、叔父马泰奥·波罗,自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往返中国的传奇经历,再现了宋末元初的风云际会、兴衰更替,以及围绕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而展开的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的较量。歌剧《马可·波罗》塑造了一批既有家国情怀、民族大义又契合文明进程的历史人物,展示了各民族渴望融合发展,致力于人性完善、文化复兴的强烈愿望。
歌剧《马可·波罗》由中国诗人韦锦和德国作曲家施耐德用中文创作,并由中国、丹麦、英国等歌唱家用中文演唱,创作方式可谓特。该剧从马可·波罗回到意大利被关押在热亚那监狱写起,通过他写作《马可·波罗游记》的过程,展现了他眼中的中国,以及经历的情感故事。德国作曲家施耐德曾经接触过中国民族音乐,也为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创作过音乐。他告诉记者:“去年四月我跟中国打击乐家李飚做了一场活动,从而与中国方面有了合作。我英文、德文、法文、意大利文都会,但用中文创作,还是次。我的创作方式是朋友念出中文,先为我一字一句翻译出来,然后我按拼音创作出音乐。开始我很想用现代音乐来解释这个故事,但考虑到中国观众的习惯,我还是决定用普契尼的方式和民谣的方式来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