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的铁矿石进口国,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昨日一次性下调,对我国铁矿石进口会带来什么影响?钢铁行业分析师对期货日报记者说,此举会对国内铁矿石进口市场形成一定冲击,铁矿石进口成本将会增加。据钢铁行业人士测算,周二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次性下调,将使美元矿换算成人民币矿每吨进口成本增加5元左右。
国内铁矿石进口的积极性将会受到打击,钢企的进口量将伴随着押汇需求的减少而减少。”光大期货分析师周波进一步表示,国内铁矿石进口量的减少,会使外矿价格走弱,进而加速外矿去产能。在分析师看来,虽然人民币贬值会增加铁矿石进口成本,但由于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刚性需求一直存在,且没有可替代的供应渠道,因此人民币贬值对国内铁矿石进口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短期内以人民币计价的矿石价格应该会涨,但从中长期看,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价格还是要下跌的,它可以把人民币贬值的因素对冲掉。”分析师说。国内铁矿石期货盘面对此似有反映。昨日,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盘中涨幅达3.66%,之后振荡回落,终盘涨幅缩至1.08%。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人民币中间价下调虽会相应提高铁矿石进口成本,但有助于我国钢材出口。近年来,国内需求不振,钢厂为了消化库存和产能,纷纷加大了出口力度,部分钢厂甚至出现了钢材出口价格低于国内销售价格的现象。海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我国出口钢材973万吨,较上月增加84万吨,同比增长20.7%。1至7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13万吨,同比增长26.6%。“尽管人民币贬值有利于钢材出口,但我国钢材出口已经处于高位,再加上贸易摩擦不断,人民币贬值对我国钢材出口的提振作用比较有限。” 从全国线材、螺纹钢、热轧板卷、冷轧板卷、中厚板五大品种库存总量来看,全国综合库存总量为1134万吨,减少40.3万吨,减幅为3.43%。总体来看,全国钢材库存量大幅下降,单周库存降幅达到40万吨的水平,刷新今年以来的周降幅,目前全国钢材库存水平较去年同期降低10.79%。工程新开工增多,终端需求有所改善,叠加产量下降及出口回升带来供应减少的因素,国内钢材市场库存去库存明显加快,低库存对钢价支撑作用较为明显。
据统计,2015年7月下旬会员钢铁企业粗钢日均产量160.31万吨,较上一旬末减产4.43万吨,减幅2.69%,连续四旬环比出现下降,且创下2012年11月以来的旬度产量新低。另据海关统计,2015年7月我国出口钢材973万吨,较上月增加84万吨,同比增长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6213万吨,同比增长26.6%。可见受持续亏损及国内外价差持续扩大影响,国内钢铁企业在加大减产检修力度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扩大出口,投放资源出现较明显下降,供应减少也成为近几周国内钢价上涨主要的推动因素。
钢厂限产增多支撑钢价机构预计,近两周国内钢价快速上涨,尤其是华东地区部分区域建筑钢材价格涨幅已超过300元/吨,终端用户接受程度减弱,市场价格面临一定的高位回调压力。不过当前库存处于较低水平,钢厂限产有进一步增多的预期,加之出口维持在高位,供应减少对钢价支撑力度依然较强。预计短期国内钢价在大涨后将转入小幅整理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