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份开始,百度、搜狗、都推出了带有AI功能的输入法,10月发布的讯飞输入法14.0也大篇幅地强调AI的改写能力。在11月前,输入法们在这场新的AI渗透之战中,还是更多地限制在自动更正、语气改写这些“AI输入辅助书写“的使用场景上。百度推出了强调改写能力的AI功能“超会写”,会推荐几种特别的回复模版,以实用为主。目前这个功能只有几次体验权益,之后都要付费,主打的“恋爱大师”功能则要单付费。
另外,限制于输入法本身UI在屏幕中的占比。搜狗输入法对搜索结果的长度也做了平衡。它的搜索结果精炼,但可以满足绝大部分比较基础和普适性的信息获取需求。在搜狗输入法中,主动渗透的场景是“AI快查”。用户输入“关键词”,可在候选区触发AI快查快捷入口,短路径直接获取搜索结果小卡。至于什么时候启动AI快查,靠的是搜狗输入法的“意图理解”能力。
目前搜狗只会在用户意图非常明确的时候,添加“AI快查”这个相对主动的AI推荐功能。柴宝全解释说,“用户在打字的过程中,我们尝试去理解用户的目的。这里面是一定会有准和不准的情况。目前,我们倾向于不准确就不推。”这种的意图识别,只有在大模型时代才有可能做到。在过去这种工作是由NLP性质的人工智能通过实体词(主要是名词和代词)来进行识别的,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了。但用户输入的信息和对话的过程中,因为表意复杂,是很难完全准确的表达意图的。只有依靠大模型,才能从这种模糊性中建立起完整的理解,分析具体的问题并总结给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