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宽带的概念
无线宽带,顾名思义,是一种无需通过有线连接即可实现高速网络访问的技术。它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摆脱了传统有线网络的束缚,让我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享受到畅快的网络体验。
无线宽带的优势
1. 灵活性:无线宽带不需要布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接入网络,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这种灵活性使得无线宽带在移动办公、智能家居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2. 高速传输:随着技术的发展,无线宽带的传输速度不断提升,已经能够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日常需求。高清视频、大型文件下载等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3. 易于扩展:无线宽带网络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只需增加无线接入点,就能覆盖更广泛的区域。这对于企业、学校等大型场所的网络建设非常有利。
4. 节省成本:无线宽带减少了布线、维护等成本,降低了网络建设的整体投入。同时,用户也无需购买额外的网络设备,节省了个人开支。
由于无线网络的频段在世界范围内是无需任何电信运营执照的,因此WLAN无线设备提供了一个世界范围内可以使用的,费用极其低廉且数据带宽的无线空中接口。用户可以在Wi-Fi覆盖区域内快速浏览网页,随时随地接听拨打电话。而其它一些基于WLAN的宽带数据应用,如流媒体、网络游戏等功能更是值得用户期待。有了Wi-Fi功能我们打长途电话(包括国际长途)、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音乐下载、数码照片传递等,再无需担心速度慢和花费高的问题。Wi-F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同属于在办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离无线技术。
掌上设备
无线网络在掌上设备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就是其中一份子。与早前应用于手机上的蓝牙技术不同,Wi-Fi具有更大的覆盖范围和更高的传输速率,因此Wi-Fi手机成为了2010年移动通信业界的时尚潮流。
无线网络是IEEE定义的无线网技术,在1999年IEEE定义802.11标准的时候,IEEE选择并认定了CSIRO发明的无线网技术是世界上好的无线网技术,因此CSIRO的无线网技术标准,就成为了2010年Wi-Fi的核心技术标准。
对于无线网络部分的处理,有直接把Wi-Fi部分Layout到PCB主板上去的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勇气和技术,因为本身模块的价格不高,主板对应的产品价格不菲,当有Wi-Fi部分产生的问题,调试更换比较麻烦,直接报废可惜;所以很多设计都愿意采用模块化的Wi-Fi部分,这样可以直接让Wi-Fi部分模块化,处理起来方便,而且模块可以直接拆卸,对于产品的设计风险和具体的耗损也有很大帮助。
天线的处理形式:可以有内置的PCB板载天线或者陶瓷天线;也可以通过I-PEX接头,连接天线延长线,然后让天线外置。
规格尺寸方面:这个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小的有nano型号(可以直接做nano无线网卡);有可以做到迷你型的12*12左右(通常是外置天线方式采用);通常是25*12左右的设计多点(基本是板载天线和陶瓷天线多,也有外置天线接头)。
但一直以来,由于工信部明令禁止支持Wi-Fi功能的手机在国内获得入网许可,洋品牌手机要想进入中国大陆市场摘除Wi-Fi模块或屏蔽该功能,成为被很多人戏称的“阉割版”手机。
“如果进入中国市场的是‘阉割版’iPhone,那发布之日就是我去买水货之时。”很多一直以来对Wi-Fi功能被禁不满的iPhone拥趸们都不约而同的表达了类似观点。
想了解Wi-Fi国内被禁的重要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标准———WAPI的存在。2003年出台的WAPI标准(全名为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作为中国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标准,与Wi-Fi是两个不同协议,大的区别是安全加密的技术不同。出于对互联网安全的考虑,中国一直强烈建议推荐WAPI作为一个立的国际标准。国内手机的Wi-Fi功能之所以被取消,也正因为Wi-Fi协议并非中国大陆所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