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点1、补充营养、壮骨强膘、长肉快;2、强化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促生长因子的营养,对肉羊育肥效果显著;3、对育肥期易发的异嗜癖、瘤胃酸中毒等代谢病、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改善作用;4、改善肉羊消化道内环境,
产品分析值(每kg中)名称含量名称含量名称含量维生素AKIU75-400维生素D3KIU7.5-150维生素EIU≥520铜mg400-600铁mg1500-7000锌mg1500-3750锰mg1000-3000碘mg5-80钴mg5-35硒mg5-12.5水分≤10%分析误差按GB/T18823-2010饲料检测结果判定的允许误差执行
羊的营养需要(1)蛋白质蛋白质是一种含氮化合物,它的基本组成是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很多,但组成蛋白质的仅有20多种。蛋白质是构成羊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正常代谢、生长、繁殖和生产各种产品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由于羊是反刍动物,它能利用瘤胃中的徽生物制造氨基酸,合成的菌体蛋白质。因此,对饲料蛋白质的品质要求不是很严格。瘤胃微生物能利用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如尿素、铵盐),将之转化为羊体所需要的蛋白质,根据这一特点,可在羊的日粮中添加适量尿素作为饲料蛋白质的代用品。一般山羊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在6%~10%时,添加尿素的效果好。(2)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功用是为机体提供能量,参与粘多糖、糖蛋白等合成,是维持正常体温和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和纤维性物质,它们主要经羊的瘤胃微生物作用而被分解、吸收。山羊对粗纤维的消化率可达50%~90%,为提高山羊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是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应达到10%~14%;二是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不能过高,一般应控制在16%~18%;三是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盐可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四是将粗饲料适当切短后饲喂,但如切得过短或粉碎,反而会降低消化率,一般切成3厘米~4厘米为好。波尔羊舍饲时,可喂一些山芋藤、花生藤等粗饲料。(3)脂肪脂肪是构成畜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如神经、肌肉、血液等的组成中均含有脂肪。脂肪也可以转化为能量,脂肪还是某些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的溶剂。种羊一般不直接补饲脂肪,但杂交羊在育肥阶段可采用高能日粮。(4)维生素维生素包括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和水溶性维生素B族、C族两大类。它在机体新陈代谢、能量转换和神经调节上起重要作用。维生素缺乏时,对机体的健康、生长和繁殖力均会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羊可以通过瘤胃中的微生物合成B族维生素,可以通过肠道微生物合成维生素K。因此,山羊的饲料中一般只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特别是在冬春枯草季节和舍饲期、母羊怀孕期和种公羊配种高蜂期,要经常在饲料中补充一些胡萝卜、青干草、大麦芽等,也可直接到当地兽医站购买多种维生素,按说明拌入精料中饲喂。(5)矿物质许多矿物质是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在山羊营养中重要的矿物质主要有钙、磷、镁、钾、钠、氯、硫、铁、铜、锌、钴、碘、硒等,其中主要的是钙、磷和食盐。植物性饲料中所含的钠和氯,不能满足山羊的需要,在饲料中补充氯化钠(食盐)。同时,补盐还能刺激羊的食欲。一般将盐和其它需补充的矿物质制成砖,任羊舔食。在放牧条件较好的季节,可不必补充钙和磷,但妊娠母羊、哺乳母羊、种公羊和生长发育羊,以及舍饲期,需补充一定量的钙和磷。钙、磷丰富的矿物饲料主要有骨粉、磷酸钙等,一般种公羊每日需补骨粉10克左右,其它羊和杂交羊每日需补5克左右。(6)水是动物所必需的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也是便宜的饲料成分,但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体内各种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过程都需要水的存在和参与。机体失水10%,代谢就有可能紊乱;失水20%,动物就有死亡的危险。所以要水的供给和注意饮水卫生。一般山羊每采食1公斤干饲料需水2公斤~4公斤。
肉羊育肥期如何配料肉羊育肥期:该阶段饲养目的在于提供能量和适量蛋白质,促进肌肉间脂肪的沉积,以提高羊肉的质量。该阶段可将精粗比调整到70:30,同时加大精料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尤其是谷物饲料的比例。这个阶段需要注意防止瘤胃酸中毒,可添加小苏打、氧化镁等瘤胃缓冲剂,调节瘤胃内pH值,瘤胃内微生物正常生长。具体饲喂量可根据羊只体重、膘情等适当调整,同时注意提供充足的饮水。常见的肉羊育肥期精料补充料推荐配方:配方一、玉米62%,麦麸6%,豆粕28%,预混料4%配方二、玉米61%,小麦10%,豆粕25%,预混料4%配方三、玉米59%,麦麸10%,豆粕12%,棉粕15%,预混料4%
羊的能量需要能量是供给羊体器官的正常活动、维持羊的生命活动和保持体温所必需的。羊对能量的需要与其活动量、生理状况、年龄、体重、环境温度等诸多因素有关。能量的单位根据需要可选择消化能(DE)、代谢能(ME)、净能(NE)和总消化养分(TDN)等不同单位,我国目前使用代谢能为羊的能量单位。1、能量维持需要是指维持动物正常生命活动、保持体重不变而必需的那部分能量。维持需要是个基数,它是通过测定基础代谢(BM)来确定的。其他如繁殖、生长、哺乳、育肥、产毛等需要都是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确定的。2、繁殖羊在配种期和母羊妊娠期都要求饲粮中保持一定的能量水平。母羊妊娠期内能量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利胚胎的正常发育。3、生长羔羊从哺乳期到育成阶段生长发育较快,其体内新陈代谢特点是同化作用强于异化作用。羔羊生长过程中的合成代谢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水平是决定羔羊增重和体格正常发育的重要因素。4、泌乳母羊在泌乳期内随乳汁排出大量营养物质。为了维持泌乳,应不断供给充足的营养物质和能量来满足羊体内合成乳的需要,特别在母羊产羔后4~6周更是如此。
肉羊催肥肉羊催肥是为了在短时间内,用低廉的成本,获得品质好、数量多的羊肉。1、催肥前对羊的处理(1)对羊进行健康检查,无病者方可进行催肥。(2)把羊按年龄、性别和品种进行分类组群。(3)对羊进行驱虫、药浴、防疫注射和修蹄。(4)对8月龄以上的公羊进行去势,使羊肉不产生膻味和有利于催肥。但是,对8月龄以下的公羊不必去势,因为不去势公羊比阉羔出栏体重高2.3千克左右,且出栏日龄少15天左右,羊肉的味道也没有差别。(5)羊进行称重,以便与催肥结束时的称重进行比较,检验催肥的效果和效益。(6)被毛较长的羔羊在屠宰前2个月,如能剪一次羊毛,不仅不会影响宰后皮张的品质和售价,还能多得2千克左右的羊毛,增加收益,而且也更有利于催肥。2、催肥方式(1)放牧催肥这是经济的催肥方法,也是我国牧区和农牧区传统的催肥方法。催肥时期在青草期,即5~10月份,此时牧草丰茂、结实,羊吃了上膘快。该法优点是成本低和效益相对较高,但要求有较好的草场;缺点是羊肉味不如其他催肥方式好,且常常要受到自然因素变化的干扰。放牧催肥一定要每羊每天采食的青草量,羔羊达到4千克以上,大羊达到7千克以上。(2)舍饲催肥是根据羊催肥前的状态,按照饲养标准和饲料营养价值配制羊的饲喂日粮,并完全在羊舍内喂、饮的一种催肥方式。此法虽然饲料的投入相对较高,但可按照市场的需要实行大规模、集约化、工厂化的养羊。房舍、设备和劳动力利用合理,劳动生产率较高,从而也能降低一定成本。而且,羊的增重、出栏活重和屠宰后胴体重均比放牧催肥和混合催肥高10%~20%。另外,催肥羊在30~60天的催肥期内就可以达到上市标准,催肥期比其他方式短。舍饲催肥的日粮,以混合精料的含量占50%、粗饲料的含量占50%的配比比较合适。日粮可利用草架和料槽分别饲喂,好能将草料配合在一起,加工成颗粒料,用饲槽一起喂给。(3)混合催肥这种催肥方式大体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在秋末草枯后对一些未抓好膘的羊,特别是还有很大肥育潜力的当年羔羊,再延长一段催肥时间。即舍内补饲一些精料,经30~40天后屠宰,这样可进一步提高胴体重、产肉量及肉的品质。其二是草场质量较差,单靠放牧不能满足快速催肥的营养需求,故对羊群采取放牧加补饲的混合催肥方法,这样能缩短羊肉生产周期,增加肉羊出栏量、出肉量。种混合催肥法耗用时间较长,不符合现代肉羊短期快速催肥的要求,提倡采用第二种混合催肥法。放牧加补饲的催肥羊群由同一牧工管理,每天放牧7~9小时,同时分早、晚2次补饲草料。混合催肥可使催肥羊在整个催肥期内的增重,比单纯依靠放牧催肥提高50%左右,同时屠宰后羊肉的味道也好。因此,只要有一定条件,还是采用混合催肥的办法来催肥羊。3、羔羊催肥近年来,我国推行羔羊当年肥育、当年屠宰,这是增加羊肉产量、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1)肥羔生产的优点:1)羔羊肉具有鲜嫩、多汁、精肉多、脂肪少、味美、易消化及膻味轻等优点,深受欢迎,国际市场需求量很大。2)羊生长快,饲料报酬高,成本低,收益高。3)在国际市场上羔羊肉的价格高,一般比成年羊肉高30%~50%。4)羔羊当年屠宰,加快了羊群周转,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出栏率和出肉率。5)羔羊当年屠宰减轻了越冬度春的人力和物力的消耗,避免了冬季掉膘、甚至死亡的损失。6)改变了羊群结构,增加了母羊的比例,有利于扩大再生产,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7)6~9月龄羔羊所产的毛、皮价格高,所以在生产肥羔的同时,又可生产毛皮。(2)催肥期及催肥强度的确定在正常条件下,早熟肉用和肉毛兼用羔羊,在周岁内,平均日增重以2-3月龄高,可达300-400克;1月龄次之;4月龄急剧下降;5月龄以后稳定地维持在130~150克。对于这样的羔羊,从达到2~4月龄的时候开始,如果能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强度催肥,那么在50天左右的催肥期内,平均日增重定可达到其原有的水平,甚至还高。可见,2~4月龄的羔羊,凡平均日增重达200克以上者,均可转入催肥,采用放牧加补饲或全舍饲的方式,进行50天左右的强度催肥,均可使羔羊达到预期上市标准。但是,平均日增重低于180克的就不适于这样做了,等羔羊体重长到20千克以上,才能转为催肥。在羔羊体重达不到一定程度时,过早进行强度催肥,常会造成羔羊的肥度达标,但体重还相差很远。(3)肥羔生产的技术措施随着科技的发展,养羊业已转向大规模、工艺的工厂化、化生产。在肥羔生产中采用了以下一些技术措施:1)开展经济杂交:是增加羔羊肉产量的一种有效措施。既能提高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出栏重、成活率、抗病力、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又能提高成年羊的繁殖力与产毛量等生产性能。在经济杂交中,利用3个或4个品种轮回杂交,或至少用3~4个父本品种进行连续杂交,可以获得大的杂种优势。2)早期断奶:实质上是控制哺乳期,缩短母羊产羔间隔和控制母羊繁殖周期,达到1年2胎或2年3胎、多胎多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是工厂化生产的重要环节。一般可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出生后1周断奶,然后用代乳品进行人工育羔。其二,出生后7周左右断奶,断奶后可全部饲喂植物性饲料或放牧。早期断奶让羔羊吃到初乳后再断奶,否则会影响羔羊的健康和生长发育。3)培育或引进早熟、高产肉用羊新品种:早熟、多胎、多产是肥羔生产集约化、化、工厂化的一个重要条件。4)同期发情:同期发情是现代羔羊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繁殖技术。利用激素使母羊同时发情,可使配种、产羔时间集中,有利于羊群抓膘、管理,还有利于发挥人工授精的优点,扩大种公羊的利用。5)早期配种:传统配种时间是母羊1~1.5岁。只要草料充足,营养全价,母羊可在6~8月龄时早期配种。可使母羊初配年龄提前数月或1年,从而延长了母羊的使用年限,缩短了世代间隔,提高了终身繁殖力。研究证明,早期配种不但不会影响自身的发育,而且妊娠后所产生的孕酮还有助于母体自身的生长发育。6)诱发分娩:在母羊妊娠末期,一般到144日龄后,用激素诱发提前分娩,使产羔时间集中,有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与周转,方便管理。4、大羊催肥大多数投入催肥的大羊,一般都是从繁殖群清理出来的淘汰羊,常常在6~7月份,等剪完毛后才能投入催肥。主要是为了在短期内增加膘度,使其迅速达到上市标准。所以除放牧外,都用大喂量和高能量的精料补饲的混合催肥方式,经45天左右催肥出栏。补饲混合精料的配方为:玉米50%,麸皮27%,豆饼20%,食盐1.5%,矿物质添加剂1.5%。每只羊每天的喂量为0.5~1.0千克。大羊催肥,有时也会遇到枯草期或无法放牧的情况,应当采取全舍饲和高强度的方法进行催肥。5、当前提高羊肉生产的关键技术我国养羊地区,一般草场产草呈季节性不平衡,冬春产草不足。为此可发展季节性畜牧业,推行羔羊当年催肥出栏的措施。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出栏羔羊体重较轻,屠宰率低,胴体品质差,不能满足消费着的需求。因此,如何适应消费者的要求,生产出胴体大、品质好的羔羊,是目前肉羊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可采取以下关键技术:(1)推行杂交一代化利用地方良种和引入良种杂交生产肥羔,当年出栏,既利用了杂种优势,也保存了当地品种的优良特性。引入品种进行二元杂交,主要是为了提高产羔率和肉用性能。杂交一代羔羊均表现出生长发育快、早熟性能好、产肉多等优点。(2)确定合适配种时间,集中配种我国大部分地区羊的饱青季节始于5月份,则合适的配种时间在9月份,翌年2月产羔,5月份断奶刚好吃上青草。8月底将公羊放入母羊群中进行诱情,可促进母羊集中发情和配种,从而使翌年产羔集中,便于分群管理。分享到:空间新浪微博人人网腾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