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冷补料的强度形成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摊铺、碾压时具可塑性、流动性,能被挤压至坑槽中不规则的地方,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变形车辙属正常现象,在行车和空气的作用下使一部分溶剂挥发,沥青逐步变稠,沥青冷补料颗粒之间的分布更加紧密,空隙率减少,矿料相互的粘结更牢固,混合料的密度增大,对路面软的感觉会逐渐消失,这一过程需要7——10天时间,此后强度还会逐步增加,经过车辆行驶碾压、车轮、揉搓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其变形和强度会逐步稳定,达到或超过热沥青混合料冷却后的性能。
由于路面在高温下不够稳定,路面的剪切变形和塑性累积变形表现为通行、车辙和阻塞,特别是在交叉路口和变速路段变形更为严重。因此,如何提高沥青路面的高温稳定性是沥青路面设计和使用中考虑的问题。影响低温开裂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是路面所用沥青的性质、当地温度、沥青的老化程度、基层的类型以及路面的等级和厚度。此外,路面与基层之间的粘结状态以及基层所用材料的特性对路面开裂也有一定的影响。
沥青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碳、氢和氧。碳元素是石灰岩中常见的一种矿物,它可以从岩石表面吸附到地面上来形成沥青;氢元素则存在于土壤、海水等多种介质之中,并通过大气层与水相接触而溶解在水中,从而改变了土壤结构。这些矿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成为二氧化碳和氧气。而氢气比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因此,如果石灰岩暴露在阳光照射或紫外线作用之下,其中的金属原子就会转移到空气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