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蛋白是以低温豆粕为原料,分离提取的大豆分离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新型大豆制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型蛋白产品,其蛋白含量和功能特性各不相同,因而用途也不尽相同。可以根据模具的形状大小不同做成不同尺寸形状的蛋白素肉
传统的植物油制取方法虽然能得到95%以上的油脂,但提油后油料蛋白变性严重,作为食品饲料再利用困难。而利用生物解离技术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即通过蛋白酶水解大豆蛋白,改变其功能特性,是一种制造低黏度、高分散性,发挥产物特殊功能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生物解离后的大豆蛋白其特性体现为起泡性、等电点溶解度明显增强
挤压增加蛋白对酶攻击的敏感性,并且提高了酶解后的大豆蛋白得率,减少酶解全脂豆粉油与蛋白形成的乳状物(李杨等,2009)。
将挤压膨化技术与生物解离技术相结合提取大豆油的同时得到大豆蛋白,研究不同挤压膨化参数,即模孔孔径、套筒温度、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对水酶法提取大豆总蛋白得率的影响。
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生物解离大豆蛋白提取率的影响 李杨等(2009)研究表明,挤压膨化佳工艺条件为模孔孔径为12mm,物料含水率为17%,螺杆转速为94r/min,套筒温度为92℃。
经过验证与对比试验可知在优挤压膨化工艺条件下总蛋白得率可达到94.17%左右,比传统的湿热预处理后酶解的总蛋白得率提高了近15%。其原因经分析可能是经过挤压膨化预处理的全脂豆粉其细胞结构充分被破坏,使得酶的作用位点暴露,更有利于蛋白酶的作用,并且得出不同的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细胞的破坏程度不同,从而酶的作用位点暴露程度也不相同,其因子贡献率为套筒温度>螺杆转速>模孔孔径>物料含水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