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是一种胶体溶液,它受到光照、振荡、冷热的作用及生物性侵袭,会出现不稳定现象而混浊。
1.生物性混浊
黄酒营养丰富,酒精含量低,如果污染了微生物或煎酒杀菌不,有可能出现再发酵,生酸腐败,混浊变质。这属于生物性不稳定现象,应该加强黄酒的灭菌,注意贮酒容器的清洗、消毒和密封,勿使微生物有复活、侵入的机会,同时应在避光、通风干燥、卫生的环境下贮存。
2.非生物性混浊
黄酒的胶体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存在状态。通过发酵、压滤、澄清和煎酒,大分子的蛋白质绝大多数被除去,存在于酒液中的主要是中分子和低分子的含氮化合物。当温度降低或pH数值发生变化时,蛋白质胶体稳定性被破坏,形成雾状混浊,并产生失光,影响酒的外观。当温度升高时,混浊消失,恢复透明。除了蛋白质混浊外,若添加的糖色不纯,也会在黄酒灭菌后出现黑色块状的沉淀。另外,因黄酒酸度偏高而加石灰水中和,一旦环境条件变化,也会出观混浊和失光现象。
黄酒灭菌贮存后产生少量的沉淀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消除沉淀,可以在压滤澄清时,添加少量的蛋白酶(波萝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酸性蛋白酶),把酒液中残存的中、高分子蛋白质加以分解,变成水溶性的低分子氮化合物。
或者添加单宁(鞣酸),使之与蛋白质结合而凝固析出,经过滤除去。当然在煎酒时提高温度(≥93℃),也能使蛋白质及其他胶体物质尽量变性凝固,在贮存过程中使之沉淀,但这些方法都是有利有弊的,将来逐步可应用超滤的方法、固相蛋白酶的方法加以处理。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酿酒技术信息,各种纯粮酒工艺,可以百度搜索“唐三镜聂英玲”或关注公众号“酿酒设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