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如雕塑《刘胡兰》,从正面看到的是昂首挺胸、咬紧牙关、怒视敌人、威武不屈的形象。在侧面,观众只能看到紧握拳头的右手和左手,通过手势表现出刘胡兰内心愤怒的情绪,以及恨不得砸烂旧世界,把敌人一扫而光的气概。背面较简单,只能看到因风吹飘动而交织着的头发和衣纹。就这样,观众可以从各个角度看到雕塑的各个侧面,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整体感。
就圆雕来说,它不适合表现自然场景,却可以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划来暗示出人物所处的环境。如通过衣服的飘动表现风,通过动态表现寒冷,通过表情和姿势表现出是处在炼钢炉前或在稻田之中。渲染大规模的群众场面不是它特长,可是集中深入地塑造富有个性的典型性格却是它的拿手好戏。众多的罗马头像,龙门石窟,东山的浮雕罗汉像,罗丹的一系列肖像,《收租院》的一些农民形象都是范例。
水泥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用水泥等原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此体现艺术家的理想艺术构思。水泥雕塑工艺是现今一种新型的造景方式,具有可塑性大、造型变化多、制作方便等特点,其艺术表现力更强,能更好的创造环境氛围,协调周围空间,符合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迫切需求。
水泥雕塑又称混泥土雕塑。因为材质坚固犹如高楼大厦,风吹日晒耐久不化,足以在岁月的洗礼下,屹立几十年,甚至上。成本相对较低,建造速度快等优势。水泥雕塑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文化艺术品,自从有了它的出现,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而且显示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逐渐增加。应用在商场、景区、游乐园等。
所谓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品,用紧缩的办法来处理目标,靠透视等因从来体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双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隶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修建上运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能够看到。因为其紧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修。近年来,它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浮雕在内容、方式和原料上与圆雕相同丰富多彩。
在多个石雕圆柱文化柱体排列时,直线排列的布局形式一般起到提示、分割、限定空间的作用。远视的效果会给人感觉石雕圆柱文化之间的虚空间像一道透明的屏障,即分隔开公共空间与外部空间又形成一个开放的大门,透过它可以清晰地看到后面的景观。半圆弧排列的布局一般是文化柱和主雕结合的方式,主雕和石雕圆柱文化形成一个扇形空间,两者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的空间领域,统领整个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