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面相、体型和服饰。不同的朝代,即使是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佛像的面部五官、身材比例、肌肉和衣纹特征等也是有变化的。隋唐两个相连的朝代,佛像的整体风格相近,但面相上还是略有区别的。隋代的佛和菩萨面相为半圆脸型,唐初起佛和菩萨面相就变得稍瘦些。
这些年,我国古代佛像出资商场行情一路看好,增值空间较大,尤其是的明清金铜佛像,格外值得保藏出资。明清两朝是我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而明清鎏金佛像也是当时非常有名的艺术形式,代表了佛教造像成熟的艺术特点,无论是工艺,还是材质,都十分讲究,也有观赏性。此时的造像面相饱满、造型优美,艺术水平;到了清代,造像则继承了明代的风气,做工精细,是藏传金铜造像的高峰期。
其实比起投资价值来说,明清鎏金佛像的收藏价值更多体现在其文化内涵上,艺术价值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投资价值。因为佛像艺术品本身特的艺术魅力,加上佛教高深的思想集中凝聚在佛像里,可以说每一件鎏金佛像都包含着当朝古人的艺术创造力!收藏佛像,其实就是收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