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寺庙本身是观音禅寺,那么观音石雕像一般是安放与观音殿中央,正对着殿门。倘若是供奉其他神佛为主的寺庙道场,那么就要按照更严格的“果位”来进行安放。佛教果位又分为大乘三种和小乘四种,小乘佛教共有四个果位,分别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大乘佛教共有三个果位,分别是佛、菩萨和阿罗汉;这个步骤也叫“定位”,即使确定石雕观音像的摆放位置,也是重中之重。
石雕佛在实际生活中开始越来越受欢迎,一些寺庙宗祠也会选择定制石雕佛头摆件。因为石雕佛头在整个石雕佛像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头部是身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内部有各种神经组织和穴位,是思想的智库也是灵感的源泉。每种生物的头部就像计算机一样,能感知和协调感觉并调节运动传出。由此可见,石雕佛头寓意着一切智慧的开端,和一切福泽的开始。
众所周知,供奉在寺庙中的石雕弥勒佛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胖和尚的形象,其身材矮胖,肚子奇大,头顶光滑,双耳下垂;面部神态和蔼慈祥,脸上总是堆满了笑容;让人觉得十分亲切。石雕弥勒佛一副笑哈哈的乐观形象,不仅代表了大的智慧与和善,也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石雕弥勒佛头顶上之所以没有肉鬓,与民间传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