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走进寺庙,映入眼帘的是寺庙内淡雅清新的禅意氛围,有雕梁画栋的古建筑,也有亭台楼榭点缀其中;在风雨长廊过后便能看到一些空旷的广场。在这些顶天立地的广场上,通常都会伫立着一尊大型石雕观音站像。常见的大型石雕观音佛像尺寸多为6.8米或者9.9米,远远望去就像是从天地之间走出来的一般。
石雕观音菩萨容颜姿势祥和、平静、端祥、庄重。而由花岗岩生产加工的露天石雕滴水观音佛像具备经久不衰,抗腐蚀,储存时间长,十分适合室外放置。石雕弥勒佛乐观豁达的性情总是感染着人们,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不论是石雕观音还是石雕弥勒佛,都属于石雕佛像的范畴。
观音石雕佛像样式丰富多彩,除了我们常见的石雕滴水观音像以外,还有石雕三面观音像像。虽然石雕三面观音确很多人不知道她的存在也没听过。石雕三面观音在一些寺庙中还是较为常见的,只是我们没有认真留意过往往就疏忽了。园区三面观音也是较为常见的,一般置于园区较高处。石雕三面观音的正面观音手持经箧,右面观音手持莲花,体现观音的法身德。左面观音手持念珠,体现观音的解脱德,即摆脱无明烦恼和种种束缚,达到大自由大自在的境界,表现“众生念佛,佛念众生”同等同体的慈悲精神。依次象征智慧、平安、仁慈。
规格较大的石雕佛头像,可以让人更清晰地看到石雕佛像的面部神态,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石雕佛像的慈悲庄严。因此,对于许多寺庙而言,如果想要让信众看到一尊规模较大的石雕佛头,就要雕刻出更高更大的佛像身躯,那么制作这样的石雕佛像全身像,所需要的制作成本是十分昂贵的。而如果只雕刻大型石雕佛头,并且在石雕佛头像供奉在寺庙广场上,势必会给人营造出一种高尚神秘的敬畏感;人们可以抬头凝望石雕佛头像,感受近距离的庄严殊胜。
佛家文化在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已经沉淀和提炼出一种只属于东方文化的特魅力;其中既保留了佛家文化的神秘与深厚,也融入了更多吉祥传统的文化底蕴。人们对佛家的信仰热情也十分高涨,寺庙几乎遍布各地;信徒的数量不计其数。在一些重要的节日中,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前往寺庙敬佛礼佛,映入眼帘的这些佛像石雕,虽然形态各异,供养的意义也各不相同,但是几乎所有的石雕佛像都是双耳垂肩的艺术形象。比如常见的石雕观音、石雕如来等等,其中石雕弥勒佛的双耳垂肩更为夸张,都直接垂到大腹便便的肚子上。
石雕佛像的雕刻艺术与生活习俗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民间的相书中有提到“双耳垂肩,大福之相”,由此可见,大耳垂是财富和富贵的象征,是一种吉祥富贵的面相。寺庙中供奉的石雕如来佛就是一位两耳过肩的神佛,象征福缘深厚,福泽万民。实际上,在古书中对神佛像双耳垂肩的相貌也有具体的记载,例如《大智度论》中说到,佛具三十二相,同时,佛相又具有八十种随形好;其中第四十三好便是“耳轮阔大,成轮陲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