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喷泉是一种为了娱乐而创造出来的可以活动的喷泉,它根据美学设计并且经常会产生3维的效果。在此过程中,水流被操控,散射及折射光,然后一个3维的画面就产生了。
音乐喷泉随着音乐变换,为城市的人们在夜间增添一份美轮美奂的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是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夜间一项颇为浪漫闲适的娱乐项目。
1930年,德国发明家奥图皮士特先生带出喷泉的概念,起初他只在百货商店和餐馆建造小型喷泉,及后经过多年的发展,其音乐喷泉的设计及构造已变得更大型及复杂。根德皮斯特域先生早于十二岁已跟随父亲设计及建造喷泉,1952年的夏天,西柏林的工业展览中,一个美国人看到音乐喷泉的表演,并把它带回纽约电台音乐会堂。
软件
利用音乐文件的物理波形,将其分为若干乐段,精度达十毫秒,并且自动识别震撼、思念、抒情、喜悦、激昂、悲哀、欢快、热烈等乐曲的基本情感特征,转换为控制信号,经过同步处理后通过信号输出卡输出到外围具体控制单元,即根据水型组态规则控制潜水泵、电磁阀、水下彩灯和变频器等执行机构,将视觉感受与听觉感受融为一体。
当人们感受各种音响时,会不自觉的把这些听觉感受和其它非听觉器官的感受联系起来,这种现象称为联觉,属于一种异质异构多一同态对应现象。
音乐喷泉以牡丹花为主要造型元素,线条优美,共有各式喷头5698个,水下彩灯22116盏,喷泉泵1407台,所有设备由10台电脑通过网络多级互连控制技术进行控制。成为了花会期间除了牡丹以外的另一道亮丽风景。
音乐声中,道道水柱从湖中喷起,高的可达180米.霎那间,灯光、水幕、音乐交织在一起,面前展开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世界.30分钟内,随着《青藏高原》等10首或民族、或古典的旋律,无数喷泉翩翩飞舞,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