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号形体上的差别。其一是票券上的冠号有大小的区别,比如:第二版人民币1、2、3分无号纸分币,3位罗马冠字就有大小之分,小冠字为先发行,所以较为;其二是票券上冠号有字体的不同,比如:版人民币"拾元锯木犁田"票券、"壹佰元耕地工"票券、"壹佰元北海桥"票券(黄黑色)、"贰佰元佛光香阁"票券、"伍佰元正阳门"票券、"壹仟元耕地"票券等,其号码均有两种或两面三种以上的字体。
作为收藏的人民币是当作一种收藏商品,其收藏价值与其面值无直接关系。而与其发行年代的远近、存世量的寡多及本身质地品相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发行年代越久,存世量越少,质地品相越好,其收藏价值越大,反之,收藏价值越小。另外,也与各枚人民币流通时间长短、流通范围大小及收回方式有关。一般说,流通时间越短,流通范围越狭,其存世量越少,收藏价值越大。就收回方式而言,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正常情况下的只收不付,人民币换版一般均采用此种方式;另一种是非正常情况下的限期收兑,如第二套人民币1953年版3、5、10元券就采取这种方式收回,不言而喻,采用此种方式收回较为,且有特殊的收藏意义,故其收藏价值要在。
人民币收藏基本上还是收藏全套比较好,但是像套人民币那样,全国就收集其了那么几套,我们真的能一味的收藏全套吗?尽管人民币收藏要越全越好,一整套人民币的价格也要比单张或者是不全的高出很多,但每套人民币价格的高低还是靠其中的几张"珍品"撑起来的,这几张"珍品"价格一般会占到整套币值的七八成左右,就像在上海泓盛举行的中国纸币拍卖专场上一枚75成新的1951年蒙文版"蒙古包"伍仟元终成交价能够达到47.15万元一个道理,因为这张币就属于套人民币中的"珍品"。钱币收藏很多的路都能走通,要灵活多变,不能只相信消息,钱币有五套之多,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