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是有一定水压的水管,当某处漏水时,压力水会从管道裂口处向外喷射,由于压力水与管口破裂缝隙间的摩擦而产生振动会引起喷注噪声,它会沿管道向外传播,类似一种哨声、哧声,这种声音沿管道传播。当管道埋没于地下,埋层的土质,砖石块也会受到压力水的冲击而形成地面的微弱震动,这种震动传至地面,可测听到一种比较低频率的声响。
在判断漏水点的过程中,要注意:
1.拐弯点,分支点及阀门,有时候,声音大的点不一定是漏水点;
2.处于管道阀门、三通部位,有可能水流冲击这些部件也会引起噪声
3.地下空洞也会产生较大的声音。听漏要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好在夜间进行,白天有各种交通、人的行为噪声会直接影响听音的效果,增加难度。同时还有不要放过任何阀门、消防栓及分支等暴露点。使用听音棒的方法是棒尖接触到这些外露点,耳朵贴近听筒。
用眼观察管道周围树木花草的生长情况,如果地下管道有水渗漏,那么花草树木就有所变化,同样一排树木,水量充足的树木,比其他远离漏水点的树木高大,树叶发绿,或者树叶比其他发黄。有的花草喜欢水的长的旺盛,不喜欢水的花草会枯死。观察道路两侧路牙石边缝、散水及台阶、石墙缝、排水沟缝,泥土是否有青苔,泥土是否温润,缝隙之间的泥土是否有水迹。
冬天雪停止后,在早晨太阳还没有升起时,在手电筒的照射下,人蹲在地上,手电筒平行射出( 手电筒越亮越好) ,漏水点周围会出现雾气,甚至雪出现融化,说明该区域有漏水情况出现,原因是漏水的水温比外面的温度高,会融化积雪生成雾气形成水。
该方法的优点: 直观、简单、准确率高; 缺点: 需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方可实行。
水压越高,漏孔传递的声音也就越大,漏水量也就越大。随着升压时间的持续,暗漏点附近的地面会出现湿痕,这种方法的原理类似给管道“打压试验”,其目的是使得暗漏点变为明漏点。一般不建议采用,因为对管道及管件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环境调查法是判定漏水线索和范围直观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根据供水管网图及相关人员提供的情况,对供水管道进行详细的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管道的连接、分布、材质及周围个质的情况。同时,通过对路面情况、冬季积雪先融、管线上方草木生长、下水井沟渠清水长流等情况的观察来判定漏点。
听音法指用某种传声工具倾听漏水的声音,根据漏水声的大小与音质特点来判断漏水位置,从简单的机械式听漏棒到各类听音测漏仪,这一方法从本质上说应叫声振法。目前发展相当迅速,是国内外应用的为普遍而有效的方法。相关检漏仪也应属于声振法体系。
红外热成像检测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在管网区域作红外扫描测量,地下发生漏水时,局部地域与周围产生温度差,红外辐射情况将不同,红外图像将反映这一区别利用这一区别可以发现漏点,注意到由于地下排水,积水状况可能因其它因素而不同。红外辐射也可能由于非漏水因素产生,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探地雷达法:利用电磁波扫描地下状态,从反射信号观察地下物体状态分布,如能做到一目了然,当然既清楚又准确。但是,由于地下介质与空气不同,分层杂乱性大,对电磁波穿透程度有限,特别是在水管周围已有积水,喷口朝下,更不易看清,加之目前这类仪器价格昂贵,尚未达到普遍使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