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文明提升中的当今社会,人们上厕所的秩序比上食堂好”(《载敬堂集·杂说》)。陈志岁《公共厕所》对联:“真谦逊敦仪境,使男杰女英到此,必别径别班,低头屈膝;是和谐体众区,教黄童白叟来时,总有为有位,畅气舒心”(摘自《江南靖士联稿》)。公厕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根据体形大小和移动频率,移动式公厕又可分为整体吊装型、整体搬运型、自带动力行走型和无动力拖挂行走型等几类。整体吊装型可以相对固定地设置于需要地点,适用于受地形条件限制、占地较小的场所,如商业街、主干道两侧、街头空地等。
地面与地下公厕:城市公厕大部分建设于地面,但建设于地下的公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北京市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地下公厕,在建筑规模和建筑标准、服务水平上毫不逊色于地面公厕,为参观天安门广场的广大游客提供良好的如厕服务。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日益受到重视,如何解决地下公共设施如地铁、地下商场的顾客如厕问题,已经提到各级的议事日程中来,建设地下公厕成为需要突破的城市公厕空白点之一,有待人们不断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