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各国钱制由于不同的经济基础形成了各自的特点,曹魏立国之初,一度废除旧钱,改用帛交易。魏明帝太和元年恢复使用形同汉制的五铢钱,货值相对稳定。吴、蜀两国则因国力不济实行变相的通货膨胀政策,接连铸行不少名目价值与实际价值相脱离的大额铜钱。
两晋时期,仍沿用汉魏及东吴旧钱,十六国中的前凉、后赵和成汉则发行过少量钱币,但有帛等实物交易却是主要的流通手段。南北朝埋藏铸币增多,但币制相当混乱,名目繁杂,民间的私铸钱大量出现,而初行于东汉晚期的剪鉴钱在北方地区尤为盛行。
所谓剪鉴钱,一般指前期旧钱鉴为内心与外圈二种型,以这应当时衰颓的社会经济对货币单位的重量的需求。--隋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统一标准的五铢钱,同时严禁私铸及其他旧币使用。钱制的庞杂局面得到了整治,至开皇五年隋五铢便成为国内统一的法定货币。
汉(新莽、东汉、三国、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名称特征参考价文字说明凉造新泉小平小样3000元北凉渠蒙逊永安年间铸径2.4CM,重约3克左右,小者不足2CM,重约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肃武威,有王莽钱文风韵..太夏真兴小平15000元东晋时匈奴赫连勃勃于真兴年间铸。
径2.35CM,重约3.03克,钱文真书而见隶韵。此泉多在甘肃出土,传世极少。丰货小平隶书400元东晋十六国后赵石勒元年铸于其都襄国,径2.42--2.48CM,重2.4--4.8克,分别有内外郭及无内外郭者,因铸行较少,故传世不多。
丰货小平篆书300元汉兴小型直读80元东晋李寿踞成都,改大成国为汉,改元汉兴铸。钱文隶书直读,篆书横读,径1.2CM,重1克上下,此钱制作粗陋,字浅肉薄,传世不多,以横读为罕。...汉兴小型横读350元四铢小平100元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铸。
仿五铢而略小,面无内郭,四铢二字为篆书,重如其文,径2.25CM,重2.4克,少数面穿上下各一星,面文亦有错范重文者孝建四铢小平80元永光小平小型20000元南朝守前废帝刘子业永光元年铸。钱文薤叶篆,内外有郭,径1.6CM,重约1克,永光年号行六月改元,故此钱存世极少。
...景和小平小型20000元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铸。较永光钱更见轻薄,钱文为小篆,径约1.6CM,重不足一克。景和年号行三月而废帝被弑。故景和钱极罕。两铢小平小型6000元两朝宋废景和元年二月铸的两铢钱。
钱体轻薄,径约1.9CM,重1克左右;三月废帝被弑,十二月罢两铢钱,故两铢钱极罕。太货六铢小平150元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铸,面背内外郭精整,钱文玉筋篆,书体精美,为六朝钱中,径2.5CM,重约3克,近日市上见一批十全十美之太货六铢,望集币时慎之。
先秦战国古钱币介绍:钱轻物贵,担米值万钱。半两汉代复式钱250元三铢小平300元汉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无郭两种,径2.3CM,重2.1克上下,无郭者铢字金旁多异字,由于三铢减重,私铸难禁,铸行四年而止,故传世较少。五铢异品小平250元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开皇元年始铸,又叫开皇五铢。五铢传形复式400元五铢小平直读2500元五铢铁质四出5元五铢小平传形25元五铢小平普品1.5元五铢陈文帝小型10元五铢陈文帝小平双星60元五铢陈文帝小平20元五金小平600元1980年陕西咸阳出土,系方孔圆钱中早的黄金铸币,径2.6CM,重9克,含金95%据此形制似系宣帝五铢。钱文篆书,外郭较宽内郭,唯五字左侧多一竖划,径2.4CM,重3克上下,后杨嗣位,朝政腐败,物价飞涨。直至斗米千钱。大泉五十小平合背140元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铢钱,初期径2.8cm,重7克,后期经减重后仅1--2克,除字体各异,又有传形,合背,重轮,四出等多种,亦有钱饼等。大泉五十小平传形60元大泉五十小平四出150元大泉五十小平旋读700元大泉五十小平铁质300元金错刀一刀平五千6000元初始元年王莽代汉帝于居摄于二年铸。钱身由刀环,刀身组成,青铜浇铸,刀环似方孔圆钱,一刀二字阴文系用黄金错于面上下,俗称金错刀,外形光灿华美,刀身直书平五千,意值五千通行五铢钱。通长7.3CM,重20--40克,厚薄不一,因其制作精美,为泉家所珍爱。金错刀契刀五百600元王莽居摄二年始铸,形类金金错刀,契刀二字横列穿孔两侧,刀身铭五百二字意值五铢五百钱,实属虚值,传世不多见。小泉直一小平小型10元王莽始建于国元年铸行,由于虚值的错刀,契刀大钱遭反对,又以忌讳汉室刘姓含卯、金、刀三字,对新朝不详,遂铸小泉直一,以代替五铢,与大泉五十并用。泉一十小平小型3500元始二年铸行,王莽简直按人的年岁称泉了;幺泉一十,径1.6CM,重1.8克,幼儿泉二十,径1.8CM,重约3克,中泉三十,径2CM,重约4.2克,壮泉四十,径2.2CM,重约5.4克,与大泉五十合称六泉。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4500元中泉三十小平小型8000元壮泉四十小平16000元大泉五十小平5元小布一百布币2000元始二年铸行,王莽为了大改货币增宝货制,货布十品亦在其中,从小布到大布各长一分,相重一铢,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长寸五分,重15铢,至大布黄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
么布二百布币2000元幼布三百布币2000元序布四百布币2000元差布五百布币2000元中布六百布币2000元壮布七百布币2000元第布八百布币2000元次布九百布币2000元大布当千布币80元五泉十布全套80000元货布布币40元王莽天凤元年铸,与货泉并行,一货布当货泉二十五枚,此布厚实正整,书体。货泉方贝1200元王莽天凤元年铸,钱文为悬针篆,泉中竖笔断开,版别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合面,圆穿,横划,星号,月纹,决纹,剪边等近百种,一般径2.2--2.4CM,重约2.8--3.6克,初期可达5克以上。直径1.3CM,重0.7克左右,制作工整,文字清秀,为历代小钱中之佳品。从幺泉一十至壮泉四十皆为泉中珍品。传世极丰。货泉普品1元货泉传形40元布泉10元王莽后期铸,据其钱文,形制仍不失莽钱之风,布泉二字作县针篆,内外郭齐备,亦有决纹、半星等。直径2.6CM左右,重约3.5克上下,旧时称妇女佩此钱生男孩,又称男钱国宝金匮直万无定价传闻为陕西西安出土,上部近方孔圆钱,面、背肉好周郭,面文篆书直读国宝金匮,下以短颈联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纹两道,中篆书直万二字,新莽实行黄金国有,令发将黄金输于御府,发给国宝金匮直万作为凭证,非流通之钱,真品现藏。
传世几无稀罕之品。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满汉文记局,汉文记值,记重,种类繁多,小平钱称通宝,当四,五,八十,五十,称重宝,当八十,百,二百,五百,千称元宝,其时军费大增,国库空虚,使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
咸丰钱品类浩繁,仅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达917种,铸局有:泉源直蓟福陕昌河德晋云东武桂浙济台苏巩川黔南广,伊犁,迪化,叶尔羌,库车,阿克苏,喀会,传世以小平雕母,宝福局计值,计重钱少见,新疆宝迪局当八十为珍品。
.咸丰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4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二背宝泉局当五戴书6000元咸丰重宝楷书大样背伍文35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8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五背拾文28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十铁线珍宝背当十2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五雕母5000元咸丰重宝楷书折五十背宝泉局35元咸丰重宝楷书折十背星。
小平钱径2.2---2.6厘米,重2.4---4.2克。同是重宝钱,当五者径6厘米,重80克,小者径4.6厘米,重30克,当百元宝钱更是尽出洋相,重者296克,轻者36克,形制极其混乱。其时穆宗初登帝位,由载垣,肃顺八大臣辅佐政,改元祺祥,并铸祺祥通宝,重宝钱。
...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源局2800元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苏局20000元祺祥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1000元祺祥通宝楷书小型背宝巩局35000元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源局当十3500元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6800元祺祥重宝楷书折五背宝巩局当十35000元同治通宝楷书小平多局监造普品2元穆宗同。
因咸丰大钱造成混乱,平钱用途,致使许多省局停铸,此钱面文楷书,直读,背满文记局,计有:泉源直苏昌浙福济云广桂巩川东武台陕南晋黔,伊犁,阿克苏,此钱铜差质轻,一般径2.2--2.5厘米,重2--3.6克,近期发现一枚背满汉文,宝东钱,径2.5厘米,重5.5克,以辅西氏古钱大辞典,套子钱20品描图之。
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云局八15元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宝泉局雕母7000元同治通宝楷书小平部颁各局样钱700元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新十8元同治通宝楷书小平背阿无苏局当五5元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泉局当十10元同治通宝楷书折五部颁各局样钱1200元同治通宝楷书折五背宝伊局当四2000元同治通宝楷书折三背宝巩局。
明道年间(公元1032年~公元1033年),刘皇后垂帘听政后期,宋廷铸行了明道元宝,也是有楷书、篆书两种币文,楷、篆对钱,旋读。元末南方起义军红巾军徐寿辉公元1358年...大安宝钱西夏文小平光背1500元惠宗大安年间铸,西夏文小平钱,径2.4CM重3.5克,制作较福圣宝钱为精,可见西夏钱冶铸术的长进。 贝币天然贝10元使用海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产一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曾亦行使货币之功能;铜贝--始铸于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时期。此当人类史上早之金属铸币。贝币骨贝25元贝币铜贝50元平肩弧足空首布武1300元春秋早期至战国初。
周王畿地区。青铜,按今发现,空首布尚有铅质,以及银质者铸。形状为平肩平足,附注于此不另载。铲型,有銎。平肩弧足空首布册1800元平肩弧足空首布南1500元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1000元平肩弧足空首布东周5000元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3200元斜肩弧足空首布卢氏1050元春秋至战国初。
青铜,铲形,斜肩,有銎。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1100元耸肩尖足空首布八4000元春秋至战国初。晋。青铜。起源于生产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状,有銎。耸肩空首布无文2600元釿布梁半釿2600元战国早、中期,以魏国为主,另赵,楚诸地亦曾铸有。
釿布梁一釿2000元釿布梁二釿8000元釿布晋半釿15000元釿布晋阳二釿8000元釿布晋阳一釿2500元釿布安邑一釿600元釿布晋阳半釿6000元釿布虞一釿2000元釿布虞半釿22000元釿布氏半釿22000元布币山阳10000元布币分布3000元布币四布当釿30000元布币殊布当釿、十货1400。
方足布蔺100元方足布平阳35元方足布安阳120元方足布齐备120元方足布襄坪背左80元方足布同是150元方足布高都180元方足布奇氏280元方足布乌壤300元方足布长安700元方足布550元方足布东周1600元方足布右明新治1500元尖足布邪山1200元战国中、后期,赵、燕等地,青铜。
青铜,平首,一般为圆档方足。锐角布垂220元锐角布涅金200元布币卢氏涅金6000元战国中、后期。三晋地区、燕国,青铜。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多的一种布币,历年均有出土。平首、耸肩,尖足。
尖足布兹氏半150元尖足布武安150元尖足布中阳400元尖足布商水900元尖足布寿阴350元圆足布蔺、五1300元战国后期,赵国,青铜,圆首,圆肩,圆档、圆足。圆足布离石3000元圆足布离石、三十五2200元三孔布北九门50000元战国晚期,赵国,青铜,由圆足布演化之别种;首与两足部各有一小圆孔,故名。
三孔布背文皆以朱两纪重,首开铢、两纪重制,对后世影响。三孔布宋子50000元三孔布下专50000元刀币针首刀700元春秋末期至战国早期,燕国一带,青铜,首部尖状,面文为记号、符号或单字。刀币尖首刀1200元刀币博山博山刀1500元刀币八明刀圆折70元战国中、晚期,燕国,青铜,有圆折和磬折两种。
1、不能拿政策当儿戏,不能和自己的钱过不去:
国家法律明文规定的不能炒卖的收藏品千万不要买来收藏,一旦违了法,就会受到国家法律的制裁。另外,国家明令禁止非法买卖正在流通中的人民币。纪念币的买卖,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违者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对停止流通的人民币和纪念币的经营也需经人民银行批准。因此,把人民币作为收藏品种,一定要注意不要触碰法律红线。
2、钱币市场鱼龙混杂,莫把假币当宝贝:
在现在的“假货”横行的而社会上,人民币收藏市场上也出现了假货,鱼目混珠,让你防不胜防。对于投资收藏者,有条件的好在买下之前请帮助鉴别下为好。好多的藏友刚进入收藏品行业都是在这个环节上吃亏了,其实这个吃亏你得张教训,不能白吃亏的,咱要有吃一堑长一智的精神。
3、收藏就要收藏品相好的:
品相决定收藏的价格和价值,在人民币收藏市场上,品相好的藏品,价格就高,品相差的藏品,价格就低。收藏品一定要注意藏品的品相好坏与否,不然就会出现价差比例增大。因此,注重品相风险是收藏者具备的起码藏识。有的人可能不知道如何保存钱币,知识汇总:钱币收藏品相方面知识这篇文章就会让你豁然的开朗。注意钱币的品相,让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收藏人。
黎先生回收老铜钱,古钱币报价块。每一枚小小的钱币,都藏有丰富的社会经济文化内涵,收藏过程亦是学习的机会。有次整理到一枚宝苏局铸造发行的咸丰元宝当百大钱(直径60毫米,重达54.5克),另一枚同样由宝苏局铸造的微型同治通宝(直径15毫米,重量只有0.8克)。这两枚在体量上相差如此之大的钱币,让我顿生疑惑?于是通过查找历史书籍和钱币背景资料,寻求答案。清朝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赖以铸钱之用的云南铜料,因道路阻断无法运输。为支付大量军饷开销和解决原料短缺,开始改铸当十至百的重宝,当百以上的元宝,甚至出现一枚可抵一千枚通宝的当千元宝怪象。而那枚小钱亦因咸丰大钱造成的混乱,延续至同治年间,造成通宝小平钱用途大幅缩减,各地铸造局出现严重亏损,这枚小钱将通常直径22毫米重量3克的钱,偷工减料缩减至三分之一不到。这一大一小反常的钱币,透露出当年社会政治经济的真相。长大后集藏各种版别、年号的古钱币,成了我的爱好。在出差或旅游之际,逛逛当地古玩小店,流连于路边地摊,偶有收获,便觉心满意足。闲暇之余,拿出散乱的钱币,对照丁福保所著《历代古钱图说》书中的拓片图样,擦拭清洗整理分类,标注年代特征,放入集币册中赏读,经年乐此不疲。古钱币有个重要特征,即上面都铸有各个历史时期篆、楷、草、隶、行各种书体的铭文。收藏整理中,我特别关注和喜欢的是李斯力扫原书法繁复冗赘之气,用骨气丰匀,方圆绝妙的小篆书写的“半两”;位列唐初“四大家”、被誉为“翰墨之冠”的欧阳询书写的隶书“开元通宝”。宋太宗赵光义挥毫的浑厚端庄楷书,劲挺奔放行书,神采飞扬草书三种字体,钱币史上同年号有三种书体版别的“淳化元宝”;宋徽宗赵佶用铁画银钩,劲瘦淡雅的瘦金体,手书“大观通宝”“崇宁通宝”的御书钱……我将这些铸有历代名人钱文的钱币,按年代又单整理成册,犹如拥有了一本历代名人书法的字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