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有着多种金属,比如镍、钴、锰等金属,所以近些年来关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都是回收金属元素。但是随着电池用量的不断增大,电池中越来越多的其他污染物也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尤其是废弃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且六氟磷酸锂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其次是对退役锂离子电池中的残余电解液进行回收利用还会有一定的经济性,在资源普遍多元化利用的今天有着一定的意义。
我国已经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模化退役期,动力电池所带来的能源、资源以及经济等多方面效益不可估量,且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在我国是一个实打实的朝阳产业,但是由于动力电池整体产业链回收政策缺乏,市场运转模式并未稳定,市面上的动力电池种类复杂不一,普遍采用的处理技术不具有所有电池处理的适配性且高精的技术不成熟,加之企业成本和利益之间的矛盾性,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导致之前的付出前功尽弃。智能化生产是工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水平的高低是判断锂电池拆解是否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一直备受关注。随着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全球多家车企对于固态电池都在投入重金竞相研发。固态电池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拥有更大的功率和更长的使用时间,是下一代锂电池发展的大趋势。
目前废旧锂电池处理方向主要有循环再利用以及进行梯次使用后再循环利用这两大方向,而在这些过程中,目前比较关键的技术弱点就是再生技术尚未成熟,拆解主要靠人工完成,成本居高不下。因此针对再生利用存在的薄弱环节,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关键共性技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鼓励具有产能和技术优势的锂电池制造企业建设再生循环项目,并有计划按市场需求有步骤的推进,完成整个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当废旧锂离子电池被完全放电后,需要拆解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外壳等。电池的拆解既可以用人工操作,也可以通过机械处理来完成。通常情况下,人工拆解主要用于实验室研究,拆解的工作量相对较小;机械拆解是借助冲击破碎机来拆解与粉碎电池,可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处理,而且机械拆解所得的正极材料更纯净,其杂质含量相对较少,更方便后续的操作处理。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回收处理过程涉及物理或者化学方法的应用,会产生一些废气,进而危害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对此,需要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测与处理。例如,在回收处理环节可以增设废气收集装置。尽量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处理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