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主要由电芯与外壳共同构成,电芯中有隔离膜与正负极,正极活性材料中有碳黑导电剂,钴酸锂粉末与有机粘合剂,这些材料被直接涂附在铝片材质的集电体部位;负极活性材料主要成分为碳素粉末,除此之外还有较少的粘合剂,材料涂附于铜片集电体中。锂电池在进行多次充放电活动之后,会出现容量降低、电极膨胀的现象、然后报废。
随着我国对废旧电池问题的日益重视,以及垃圾分类试点城市的推广,锂电池的回收体系将得以完善,从而快速推进锂电池的阶梯利用和资源化处理.相信未来不久,在成熟的废旧电池回收技术和完善回收体系的助推之下,废旧电池可以真正做到变废为宝,从而加速我国能源转型升级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企业生产的动力锂电池单体外壳主要材质包括铝壳、镀镍钢、不锈钢等。单体电池的生产工序,主要是壳体的拆解和电芯的提取。在拆解时,会产生很多有害物质,如废气、有害液体,有害物质会对环境及工作人员构成威胁,所以需要集中收集并对有害物质进行无害处理。锂电池回收处理设备PLC的废旧锂电池自动拆解控制系统由七个关键部分组成,分别为料仓部分、HMI触摸屏部分、主控部分、机械手部分、环切部分、切断部分、取芯部分。
在回收锂电池时,可以按照重量来卖,也可以按照套组来卖,回收价格具有波动性。一般来说,锂电池按斤卖的话,每公斤的价格保持在10元以内,如果是按照套装来买的话,价格在120-200元不等。但是如果有一定的回收规模,直接和厂家对接的话,锂电池的回收价格会高很多。
随着2016年底我国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大批量的出现,实际上在国内很快形成了梯次利用市场,2017年初开始一些小型企业将动力电池包拆解得到电池单体进行批发,作为移动光源如手电筒、五金工具及低速电动车的电源使用。2017 年开始至少有10 家以上的小型企业进行该经营活动。早期确定的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方向,作为储能系统实现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还设有得到实质性的推广。
废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回收处理过程涉及物理或者化学方法的应用,会产生一些废气,进而危害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对此,需要在回收处理过程中加强有害气体的检测与处理。例如,在回收处理环节可以增设废气收集装置。尽量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处理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