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上绘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风而怒放之态,还有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边。牡丹花素有“花中”、“国色天香”之誉,以花大色艳、绚丽多姿名扬天下。中国人有喜好牡丹之传统,在我国,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博山香炉上有四个小洞,当炉腹内焚烧香料时,烟气便从镂空的“山中”飘逸而出,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它下半部分为盏形托,底为平底,釉面为米黄色釉,不施化妆土,除局部积釉处略厚外,施釉均匀,釉面有不少细小开片。盖、炉吻合,浑然一体。
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莲花瓣片片向上,自然微微收口,显得十分庄重。莲花瓣炉身竟达五层之多,错落有致,下有连结一体的三层台基,比例得当,沉稳典雅。从灰陶釉色剥落之处可看出来,胎骨为橘红色陶土,烧制温度在850℃左右。从莲花造型的香炉来看,很大程度上同中国佛教文化与祭祀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自东汉佛教流入中国本土后,莲花已与佛教结下了亲密的因缘,成了佛国的象征与圣花。
这尊香炉高10.5厘米,面上直径11厘米,香炉的口沿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宽度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谐。炉心为圆形状,深约6厘米,内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当时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迹。底座呈喇叭口敞开,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还遗留三只烧制时所用的支钉。整个器物分成三层,由小及大,十分规整。香炉器物虽不大,却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则。看上去大气,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