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铜钟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 图片4
  • 图片5
1/6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常见的大钟有三种类别,唐朝时期的“平直形”钟口铜钟,唐宋时期的“浅波形”钟口铜钟,以及明清时期的“喇叭形”钟口铜钟。明清时期大钟的钟壁在钟口处都有外扩,呈现出所谓的“喇叭形”;铜钟的壁厚,由唐钟的均匀分布,演变为从上往下逐渐增厚,避免了早期大钟重击易裂的缺点。

形制,钟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带高的筒形纽,钟的下口两边如月牙形;另一种上端的纽是扁的,有的纽作伏兽形,钟下口是平的。

花纹一般钟的花纹两边相同,每边大率有六排(每排三个)共十八个的乳。乳的形状有如柱的,有作螺旋形的。有“乳”的点缀,是钟区别于钲、饶、铎、铃等的特点。

北京大钟寺博物馆的明永乐大钟,是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钟高6.75米,直径3.3米,钟唇厚18.5厘米,重46.5吨,钟内外有文字23万多字。此钟原在万寿寺中,后被清乾隆皇帝下令移植大钟,于乾隆八年(1743)完成。

钟楼铜钟铸造于明永乐十八年,钟通高7.02米,大直径3.40米,重约63吨,为我国发现重的铜钟。钟楼正南为一座与围墙相连的三联大门,中门内为清乾隆十二年(1745年)重建钟楼碑一通,螭首方座,碑首题额《御制重建钟楼碑记》,碑阳为经筵讲官户部尚书梁诗正奉敕敬书碑文,碑阴为民国十四年(1925年)十月京兆尹薛笃弼书的《京兆通俗教育馆记》碑文。

明代铜钟,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南京城内鼓楼广场东北角大钟亭路1号。为紫铜浇铸,高3.65米,口径2.3米,底边厚0.17米,重23000公斤。

苍南县金乡永兴工艺厂为你提供的“咸阳铜钟”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宗教用品>铜钟>咸阳铜钟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4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