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间漏水:
卫生间漏水是众多业主经常会碰到的难题。每次漏水都把漏水位置进行堵漏,可是过后时间一长还是在漏水。这里的漏点补好了其他地方又开始漏。这始终难以防止卫生间漏水现象。饰面砖缝较大,沉箱内有积水,原沉箱周边防水层老化失效等等原因造成卫生间渗漏水。
卫生间地面的反坎(即导墙)未与地面同时浇筑。
反坎甚至直接采用容易吸水的砖来砌筑,如加气砖。
泛水细部未处理好。
渗漏水处理方法
拆除该处阴角附近的面砖和地砖至原防水层处,若原先的阴角没做成小圆弧用堵漏王做成小圆弧的形状。
清理基层,在潮湿的条件下涂刷一道通用型k11防水浆料,涂刷的范围往两侧延伸300mm以上。
待通用型k11防水层干固后,在该阴角处涂刷2道柔韧Ⅱ型k11防水浆料(中间要增设聚酯布,即一布两涂),其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24小时后进行蓄水试验,水位应比高处高20mm以上,24小时后,若水位无下降或楼下无渗漏现象,即可恢复饰面层。
卫生间渗水的主要原因防水不好。
在进行防水处理之前,一定先找平地面,如果地面不平或效果不好,可能造成因防水涂料薄厚不均而导致的开裂渗漏。地漏,墙角,管跟等接缝处要使用高弹性的柔性防水涂刷,因为卫生间的墙与地面之间的接缝处会移位容易渗水。
地下室防水补漏
1.对防水工程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些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认为渗漏水对结构的安全影响不大,没有对所建工程的地下水环境规律进行分析,因此在设计与施工中对防水工程按程序简单化处理,缺乏有效的防水方案设计,造成工程建成后出现渗漏问题。
2.结构设计与防水设计处理不当。
防水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未很好结合,结构形式设计过于复杂,不利于防水;防水和管道线路没有很好的配合,其细部结构不当,往往成为地下水渗入的主要通道。
3.施工质量不良。
在防水混凝土施工中,为图作业方便,任意加大水灰比;
捣固不密实或捣固过久,表面浮浆过厚或漏捣以致出现蜂窝和鼠洞,混凝土中混入杂物,绑扎铁丝穿透混凝土层,出现露觔;
砌体缝灌浆不饱满,混凝土或砂浆养护时间不足,表面乾燥,聚冷聚热,均引起裂缝而渗漏 。
4.竣工后工程维护不好。
当工程竣工后,市政管道和路面没有及时敷设和维修,甚至结构长期浸泡在污水中,使得原有的防水层遭到破坏,以致渗漏;
覆土回填时,作业不慎损坏了原有的防水层;处于流沙地带的地下工程,由于长期抽水基础下层产生不均匀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