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青花乳足炉,明代万历年间,是明朝衰落时期,政治黑暗腐败,穷奢极欲,连年天灾兵燹,百姓饥寒交迫,社会矛盾激化。万历皇帝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久的皇帝,他不惜征用大量人力、物力,为自己建造定陵。明朝这一时期的瓷器质量,也因朝政的无能而每况愈下。
炉上绘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风而怒放之态,还有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边。牡丹花素有“花中”、“国色天香”之誉,以花大色艳、绚丽多姿名扬天下。中国人有喜好牡丹之传统,在我国,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无论是鹦鹉,还是牡丹,所有构图,均采用单线绘制,这些线条如钢丝一般挺拔,遒劲有力,让人惊叹不已。炉内胎施的是青白釉,釉肥色正。上下两节,留有接口缝隙,为明代制造的瓶、炉等瓷器常见的工艺特点。而这尊炉的接口处,修胎平整,接口完全被釉料所覆盖。
博山香炉流行于汉、晋时期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五足或三足香炉。北宋考古学者吕大临《考古图》记载:“香炉像海中博山,下盘贮汤使润气蒸香,以像海之四环。”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西汉之前,人们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六朝《咏博山炉》诗曰:“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唐李白《杨叛儿》诗云:“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记述的都是博山炉熏香时香烟缭绕的迷人意境。
寺庙里通常所见的佛祖释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说法印,结跏趺坐在莲花台上。观世音以大慈大悲而名闻天下,观世音是梵文的意译,传说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略去“世”字简称观音,她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仿佛在表露观世音怀着的一颗纯洁的菩萨心,全力引导信徒脱离尘世,帮助世人解除灾难,到达荷花盛开的净土。《法华经》详细介绍了观音菩萨的功德,以及解救灾难的种种事迹,她可以应机以种种化身救苦救难,所以有各种不同名称和形象的观音,如白衣观音、送子观音、水月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