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节水建设水平衡测试节水型企业

  • 图片0
  • 图片1
  • 图片2
  • 图片3
1/4
新浪微博
QQ空间
豆瓣网
百度新首页
取消

# 《节水型高校创建方案》 ## 一、创建背景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建设节水型高校成为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创建节水型高校,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培养师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观念,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 ## 二、创建目标 1. 提高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 3. 实施节水技术改造,降低学校的人均用水量。 4. 在创建期内,达到省级或节水型高校的标准。 ## 三、创建步骤 ### (一)组织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时间区间 1]) 1. 成立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 2. 制定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3. 开展节水型高校创建的宣传动员工作,通过校园网、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向全校师生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创建工作的意义。 ### (二)调查摸底阶段([准备阶段时间区间 2]) 1. 对学校的用水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包括用水设备、管网分布、计量设施、用水指标等。 2. 分析学校用水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制定节水措施提供依据。 ### (三)制度建设阶段([制度建设阶段时间区间]) 1. 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节水管理制度,包括用水计划、用水定额、节水考核、奖惩制度等。 2. 建立健全用水计量管理制度,完善三级计量体系,确保用水数据准确可靠。 ### (四)技术改造阶段([技术改造阶段时间区间]) 1. 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和设备,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感应式冲水器等。 2. 对学校的供水管网进行检漏和维修,减少管网漏损。 3.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 (五)宣传教育阶段([宣传教育阶段时间区间]) 1. 将节水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开设节水教育课程,普及节水知识。 2. 组织开展节水主题活动,如节水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等。 3. 设立节水监督员,加强对用水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 (六)自查整改阶段([自查整改阶段时间区间]) 1. 按照节水型高校的评价标准,对学校的创建工作进行自查自评。 2. 针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完善。 ### (七)验收申报阶段([验收申报阶段时间区间]) 1. 整理创建工作资料,撰写创建工作总结报告。 2. 向相关部门提出验收申请,迎接上级部门的考核验收。 ## 四、具体措施 ### (一)加强组织领导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创建工作。 2. 设立节水管理办公室,配备专职节水管理人员,负责日常节水管理工作。 ### (二)完善管理制度 1. 制定《学校节约用水管理制度》,明确用水计划、用水定额、节水措施、考核奖惩等内容。 2. 建立健全用水计量、统计、分析制度,定期对用水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 完善供水管网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供水管网进行巡查、检漏和维修,确保管网安全运行,减少漏损。 ### (三)强化节水宣传教育 1. 将节水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体系,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普及节水知识,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2. 利用校园网、宣传栏、校报、广播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节水知识,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 3. 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师生积极参与节水实践活动。 ### (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 1. 对学校的老旧用水设备和器具进行全面排查,逐步更换为节水型设备和器具,如节水龙头、节水马桶、感应式冲水器等。 2. 对学校的供水管网进行优化改造,合理调整管网布局,减少管网长度和弯头,降低管网阻力,提高供水效率。 3. 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将雨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校园绿化、景观补水、道路冲洗等,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 (五)加强用水日常管理 1. 建立健全用水台账,对学校的用水情况进行实时记录和监控。 2. 加强对用水部位的管理,如食堂、浴室、宿舍等,安装计量水表,实行单计量和考核。 3. 加强对用水设备和器具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和器具正常运行,减少水资源浪费。 ## 五、保障措施 ### (一)加强资金保障 设立节水型高校创建专项资金,用于节水技术改造、宣传教育、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支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多渠道筹集创建资金。 ### (二)加强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节水型高校创建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节水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体系,定期对各部门的节水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对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 (三)加强技术支撑 加强与水务部门、节水技术服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邀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为创建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 六、预期效果 1. 全校师生的节水意识显著提高,形成良好的节水习惯。 2. 学校的人均用水量明显降低,达到省级或节水型高校的标准。 3. 建立健全节水管理制度和长效机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 4. 通过创建工作,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节水型高校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资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
- 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有助于缓解当地水资源紧张的局面,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 为社会树立资源节约的榜样,推动整个社会形成珍惜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良好风气。

2. 降低成本
- 减少水费支出,降低高校的运营成本,可将节省的资金用于教学、科研等其他重要领域。
- 降低因水资源浪费可能导致的管道维修、设施更换等费用。

3. 环境保护
- 减少对水生态系统的压力,降低污水排放,有助于保护周边的水环境质量。
- 有助于减少开采地下水,避免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

4. 教育与示范作用
- 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节水教育场景,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践行节水理念。
- 可以通过开展节水宣传和教育活动,向周边社区和其他机构传播节水知识和技术,发挥示范作用。

5. 提升高校形象
- 展现高校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有助于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

6. 促进技术创新
- 为了实现节水目标,高校往往会积极探索和采用新的节水技术和管理方法,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7. 应对水资源危机
- 增强高校在面对干旱等水资源危机时的适应能力和韧性,保障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

8. 加强管理效能
- 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制度和机制,有助于提高高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效能。

水平衡测试的实施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准备阶段
- 明确测试目的和范围:确定测试的对象,例如整个企业、某个车间或特定的用水系统。
- 组建测试团队:包括熟悉用水工艺、计量设备和数据分析的人员。
- 收集相关资料:如企业的用水历史数据、生产工艺流程图、设备清单等。

2. 制定测试方案
- 确定测试方法:如直接测量法、间接估算法等。
- 选择测试时间:一般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周期,确保数据能反映正常用水情况。
- 制定计量方案:确定需要安装或校准的计量器具位置和类型。

3. 计量设施安装与校验
- 安装必要的计量仪表:包括水表、流量计等,确保准确测量各用水环节的水量。
- 校验计量器具: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4. 测试阶段
- 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水量测量和数据记录,包括取水量、重复利用水量、排水量等。
- 同时对用水设备、管道等进行巡查,检查是否存在漏水等异常情况。

5. 数据整理与分析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核对,剔除异常数据。
- 计算各种水量指标,绘制水平衡图,分析用水合理性。

6. 编写测试报告
- 总结测试结果,包括用水总量、各环节用水量、重复利用率、漏失率等。
- 提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制定节水措施和计划。

7. 验收与改进
- 相关部门或对测试报告进行验收。
- 企业根据测试结果和建议实施改进措施,并跟踪评估节水效果。

在水平衡测试的实施过程中,要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成都华信万通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的“邛崃节水建设水平衡测试节水型企业”详细介绍
在线留言

*详情

*联系

*手机

推荐信息

特殊本地生活>漏水检测>邛崃节水建设
信息由发布人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交易汇款需谨慎,请注意调查核实。
触屏版 电脑版
@2009-2025 京ICP证1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