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可穿戴设备采用光电容积脉搏波描记法(PPG)来测量心率及其他生物计量指标。PPG是一种将光照进皮肤并测量因血液流动而产生的光散射的方法。该方法非常简单,光学心率传感器基于以下工作原理:当血流动力发生变化时,例如血脉搏率(心率)或血容积(心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进入人体的光会发生可预见的散射。光学心率传感器可生成测量心率的PPG波形并将该心率数据作为基础生物计量值,但是利用PPG波形可以测量的对象远不止于此。尽管很难取得和维护的PPG测量结果(我们将在下一篇详细论述它),但是如果您能够成功获得的PPG测量结果,它将发挥强大的作用。PPG信号是当今市场需求的大量生物计量的基础。
大学生如何进行体能测试? 体质健康智能监测一体机在大专院校的应用
句谚语说道:“有两种东西丧失后我们才会发现它的价值,那便是青春和健康。”风华正茂的大学学子不仅仅要享受青春,同样也要关注身体健康,而健康多半又来源于运动。大学生体能测试目的在于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大学生体能测试主要分为:肺活量、800米(女)、1000米(男)、50米(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坐位体前屈(女)。
智慧体育课为体育教学增效减负--体佰分智慧体育课监测管理系统
体育课作为学生教育阶段的课程,有着发挥体育运动精神、强化学生体魄的重要作用。尤其中小学阶段,体育锻炼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等多方面有着重要影响。在一些地区,体育教学观念落后,运动设施、教学资源等存在不足,难以推动体育学科教学发展,影响到体育教学改革模式的深入开展。
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云教智慧体育课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相比,智慧体育课主要的特点是教学过程中融入了新一代信息和科技手段。智能化设备的应用,提升了体育教师教学效率。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生运动负荷监测数据,贯穿学习阶段的过程性评价。
为体育教师教学减负
以体育课上较为常见的田径运动项目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需要采用“笔+纸”的工作模式记录学生的考核成绩。在同时记录多名学生成绩时,很容易出现错记、漏记等现象。此外,体育课结束后,体育教师还需要在电脑端录入数据,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强度。
智慧体育课监测系统~体质健康测试
1)涵盖《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测试项目,包括BMI、肺活量、视力、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8往返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1000米跑、800米跑;
2)覆盖周期管理、成绩管理、成绩分析、成绩上报功能。
3)周期管理:为了便于学校开展学生体测数据采集工作,须支持对体测周期进行维护,包括新增、编辑和删除
1 适量的运动负荷标准
1.1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与人的心率有一定的关系,一般心脏有问题的人不适应运动强度比较大的体育运动,运动强度是人的身体机能的一种反应。运动强度与心率关系如表1所示。
1.2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就是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在运动强度同样的情况下,运动时间越长,消耗能量越多,根据人的身体机能,选择适宜的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不长,运动强度不大有时候达不到运动效果,不能起到体育锻炼效果,因此参加体育锻炼的群体,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达到体育锻炼效果,提高人的身体素质、提高身心健康。
1.3 运动频度
运动频度主要指一周运动的次数,一般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1天一次,或者2天一次经过实践证明是比较科学的。参加体育锻炼人群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频度,起到体育锻炼作用。
学生体育训练心率监测标准
运动负荷由群体运动密度、个体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衡量。群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有实践课中所有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75%,目的是贯彻精讲多练的原则,减少教师让学生集体停顿下来进行讲解、示范、纠正错误动作、队形调动等的时间,摒弃“说教课“,大多数时间所有学生都在运动;个体运动密度指一节体育实践课中单个学生的运动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50%,目的是减少学生排队等待练习的时间,每个学生的基本运动时间;运动强度是指动作用力的大小和身体的紧张程度,常用心率表示,每节课应达到中高运动强度,班级所有学生平均心率原则上在140~160次/分。